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电工技术   217篇
综合类   191篇
化学工业   272篇
金属工艺   188篇
机械仪表   210篇
建筑科学   296篇
矿业工程   154篇
能源动力   111篇
轻工业   337篇
水利工程   139篇
石油天然气   164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2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6篇
冶金工业   224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29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玻纤增强PTT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加入不同玻纤(GF)和硅烷偶联剂的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玻纤与PTT树脂基体的界面黏结形态,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玻纤增强PTT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性能,得到了熔体流变性能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随着玻纤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黏度增大、非牛顿指数变小、黏流活化能变大;偶联剂的加入,使熔体黏度变大、非牛顿指数变小、黏流活化能变小。  相似文献   
62.
对压力容器用钢Q345R开展终冷试验,研究终冷温度对轧态及正火态钢板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终冷温度下,轧态及正火态Q345R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但轧后直接空冷时,性能余量较小,在终冷温度为650 ℃时,力学性能较好;随着终冷温度的升高,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性能均有下降的趋势,组织逐渐变粗大;轧态及正火态试样的微观组织均为典型的铁素体+珠光体,与热轧态钢板相比,正火态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明显降低,但冲击性能显著提高,且正火后组织有所细化。  相似文献   
63.
对紧固件用TC16钛合金棒材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设计和研究,能够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退火工艺为:780℃保温2h后以2℃/min~4℃/min的速度炉冷至400℃~500℃,然后空冷,该退火工艺可保证最大的塑性和最小的强度;或者是780℃保温2h后空冷,再在630℃保温4h后空冷,即可保证最大的塑性并具有相当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64.
飞机耳片槽作为飞机接头类零件中的重要零件,在实际加工中经常出现变形现象。工艺参数对耳片变形及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设计正交切削试验,对表面粗糙度、振动加速度幅值和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极差分析,得出了铣削参数对上述三种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刀具采用焊接T型刀,工件材料选用7050-T7451铝合金。研究表明,当主轴转速为125r/min、每齿进给量为0. 02mm、轴向切深为0. 1mm、径向切宽为20mm时,工件表面质量较好;获得了铣削参数对X方向和Y方向振动加速度因素的主次顺序;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均为残余压应力,进给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大于垂直于进给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65.
刘菊  康艳红  李维  康泽双 《辽宁化工》2006,35(12):725-727
阐述了电化学或电化学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处理硝基化合物的机理和方法。指出了三维电极电解法、电化学催化氧化法、电化学与超声波协同作用、TiO2光电催化法等各种电化学法处理硝基化合物的特点。展望了电化学法处理硝基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针对HPF法及PDS法煤气脱硫流程温度梯度存在的问题,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济南信赢煤焦化有限公司的焦化项目中,首次采用了负压条件下以氨为碱源的氧化法煤气脱硫工艺。通过对脱硫生产装置的测试表明,控制脱硫液中的氨含量在6.0~9.0g/L、悬浮硫小于4g/L、催化剂浓度为15~20ppm、盐类总量不超过300g/L、溶液pH值8.0~9.0、液气比为35~38L/m3等指标后,脱硫塔后煤气含H2S小于300mg/m3,脱硫效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67.
原子力显微镜(AFM)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微摩擦学的研究,利用AFM针尖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来模拟在微摩擦中存在的点面接触的情况。综述国内外研究发现:微摩擦性能受多因素的影响,摩擦力与表面形貌呈现相同的周期性,随表面湿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与表面分子基团类型、相对滑动速度、表面势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8.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从单井沉积相分析入手,并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大量地质资料,对百重7井区克上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克上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而非前人所说的冲积扇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沉积亚相及六个微相。  相似文献   
69.
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碳管/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碳管/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及其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管能细化复合材料的晶粒组织,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含质量2%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达到54HV和121.5MPa,分别比铝基体提高了约80%和28%.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显示,纯铝的断裂方式为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而2%CNT/Al复合材料具有微孔聚集型和解理型脆性断裂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4日发布了GB/T 1222-2007弹簧钢标准,该标准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