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忠林  冯阳  杨永鹏  苟杨  赵琦  周凯 《绝缘材料》2022,(11):118-126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是输电电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而铅封是连接铝护套断口与电缆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铅封段腐蚀致中间接头失效的机理、铅封段腐蚀原理以及针对接头进水的诊断方法,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发生的三起典型铅封失效引起的110 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铜尾管击穿事故进行了事故分析。然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铅封段的铜尾管材料、铝护套以及铅封焊料的开路电位(OCP)、电化学阻抗(EIS)以及塔菲尔曲线(Tafel),用以表征各材料的抗腐蚀能力。事故分析结果表明事故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主绝缘发生了氧化,而铅封段主要腐蚀产物为Al(OH)3。单端的铅封失效并不会改变铜尾管内部的电势以及电场强度,其主要影响金属护套中的环流流通路径,最终导致中间接头由于电流热效应而发生击穿事故。电化学工作站实验结果表明:铅封段中铝护套最容易在电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溶解。最后,结合事故分析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的测试结果,系统介绍了铅封段的电化学腐蚀,提出以接头中H2作为特征气体用于表征铅封段腐蚀状态,并在退运电缆以及在运电缆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针对杂波环境中传统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算法无法有效表达传感器多种信息以及容易发生错误数据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SLAM算法。该算法将每一时刻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和环境地图表示为随机有限集,建立联合目标状态变量;通过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对机器人位姿和环境地图状态进行同时估计,并利用粒子滤波实现PHD滤波。在进行目标状态提取时,为避免聚类算法引入的误差,对粒子集进行时滞输出。提出的SLAM算法能准确表达观测的不确定性、漏检以及杂波引起的虚警等多种传感器信息,且避免了数据关联过程,使系统状态估计更接近真实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SLAM算法相比,新算法的机器人定位及环境构图精度提高了50%以上,为杂波环境下SLAM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对确保工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运用AHP信息量层次分析法将文昌木兰湾新区建设项目评估区划分为441个单元,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体系,将该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为中、小2个等级,并根据划分等...  相似文献   
24.
针对传统低秩稀疏分解算法用于运动目标检测时,前景提取结果容易受噪声干扰以及检测结果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秩稀疏分解模型。考虑到视频前景目标呈结构化分布,以及动态背景对前景提取结果造成影响,该模型利用结构化稀疏范数对前景进行约束,且将稀疏部分所代表的运动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动态背景部分与前景部分;然后采用广义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将其应用到运动目标检测中。实验数据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比其他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更加稳定有效,更具有普适性,且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均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25.
低秩稀疏分解(Low Rank and Sparse Decomposition,LRSD)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数据表示技术,通过将已知矩阵分解为低秩成分和稀疏成分,实现视频前背景分离、图像去噪等的实际应用。分析了这一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11种经典低秩稀疏分解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模型及算法的优缺点。将各种算法应用于视频前背景分离和图像去噪实验中,视频前背景分离的实验结果包括使用各种算法提取的不同视频的前景效果图、视频前背景分离的F-measure值和运行时间,图像去噪实验结果展示了各种算法对不同图像的去噪效果图、PSNR值和FSIM值,从视觉效果和定量评价两个角度验证了各种算法在视频前背景分离和图像去噪这两个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6.
视频前背景分离的主要目的是从视频中提取感兴趣目标,但是由于噪声、光照变化等的影响使其仍是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截断核范数(truncated nuclear norm,TNN)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算法,被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