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4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冬季黄河水的水温一般在0~4℃之间,按常规处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耗矾量高,形成的矾花不密实,矾花小且跑花严重,致使滤池工作周期缩短,出水水质差。强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在聚氯化铝中加入三氯化铁使其聚合为聚氯化铝铁;或者直接使用三氯化铁;最好的方法是先利用活化水玻璃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按常规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32.
通过沙坡头水利枢纽蓄水前基岩变形、温度、结构应力应变、缝隙开合度等各物理参数监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对工程实际工作状态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蓄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欢17块底水油藏水锥起降规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彬  刘月田  杨海宁 《特种油气藏》2012,19(4):84-87,155
为改善底水油藏开发效果、降低油藏开发中底水锥进现象带来的影响,对影响底水锥进现象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欢17块大凌河边底水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利用油藏工程分析方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总结出水锥起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隔夹层距离射孔段越远、平面展布面积越小,底水锥进现象越明显;油水黏度比、垂向水平渗透率之比、井距与水锥下降速度呈正变关系;在压制底水锥进过程中,单井日产液量越高,水锥下降速度越快;水锥下降高度变化主要发生在前4 a,建议矿场上最佳关井压锥时间为4 a。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炼制温度和反应方式对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滴点的影响,探讨了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成脂机理的异同,认为复合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形成高滴点的关键因素在于稠化剂分子间的缔合;脲基润滑脂稠化剂分子类型单一,更容易形成高滴点的润滑脂,而复合锂基润滑脂的稠化剂是由12-羟基硬脂酸锂和癸二酸双锂2种化合物相互缔合而成,如果在初始阶段2种化合物不发生彼此间的缔合,那么通过加热的方式不能将这种缔合方式转变为彼此间的缔合。均相反应是获得缔合型稠化剂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35.
在脲基润滑脂中加入不同组成的有机钼盐作为添加剂,利用四球试验机分别考察了不同S/Mo比值及含有Cu、Zn元素的有机钼盐对脲基润滑脂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北干流托克托—龙口段末端,上距万家寨水利枢纽25.6 km,下距天桥水电站70.0 km。工程实际开工时间与原初步设计有较大差异,故在施工过程中研究了多种导流措施与进度控制计划相协调,确保了工程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37.
杨海宁 《安徽化工》2008,34(2):42-43
叙述了密闭电石炉烟气的特点,在静电除尘器的清灰工艺、卸灰工艺、水枪管理、电场管理等方面进行操作优化及改进后,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明显好转,余热锅炉中压蒸汽月产量明显提高,达到了工艺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中国参加了全球2012年润滑脂产量的调查工作,并第一次将统计的全国润滑脂产量作为与美国润滑脂学会(NLGI)交流的数据,共提供了2009---20125年4年的全部统计结果。全球共有250个企业参加调研,其中213个企业提供了产量数据。中国有78个企业参加了此次调研。  相似文献   
39.
在23 MVA半密闭电石炉上试验焦球,通过从焦球的储存环境、投料工艺、料面操作等方面进行工艺优化后,焦球得到合理利用,电石产品在电耗指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质量明显上升,同比工艺优化前电石发气量提高3 L/kg,优、一级品率提高5.23%,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0.
杨海宁 《化学工业》2008,26(2):13-14
叙述在大型的竖式混烧石灰窑上试用粒度为15~30 mm焦炭代替粒度22~40 mm焦炭为原料生产石灰.通过调整送风方式、改变石灰石和燃料的混合方式、调整工艺控制参数等工艺改进后,煅烧区上移等不正常的工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焦耗下降、生过烧率降低、石灰CaO含量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