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上海市杨浦区霍山路平凉16街坊整体改造项目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改造政策研究和原有居民搬迁追踪调研等方法,分析评价多元化模式进行旧住区更新过程中居民住房安置的实践尝试,旧住区更新政策从原来单一的整体搬迁模式向货币补偿安置,价值标准房调换安置和面积标准房屋调换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模式转变,改造政策充分考虑原居民家庭结构和收入情况,以满足原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前提,提供多元的搬迁模式选择,积极探索旧城改造项目中房源筹划和资金利用方面,促进了旧住区更新的可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物质空间面临整体性衰败,主要原因包括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的依赖性所产生的外部压力、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大家庭结构变化、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以及现代生活质量目标追求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当今我国历史文化村落再生也具有历史必然性,缘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生产力发展对于交通依赖性的转变、大城市病以及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影响.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规划建设,需要为村落旧的物质空间重新定义新功能和新的社会结构,注重培育其再生的内在活力,建立外部政策支持,并且应避免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在中国社会“经济增长与迅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妇女在文明进程中的贡献及其历史发展入手,以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探讨当今中国大都市社会环境中妇女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在“家务劳动社会化”之后妇女对城市环境的贡献与要求。目的在于揭示妇女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看到妇女在“构筑稳定、积极而富有活力的社区”为目标的当今社会以及对建设富有社会传统文化、特色连续性的城市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面向市场机制的上海市居住区开发与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今市场机制和上海市住房建设需求为背景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趋向、居住水平、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居民在住房消费中的价值取向,并提出了居住区开发与规划如何面向市场机制的6方面对策开发的理念与创意,基地的总体设计,规划结构类型、效能及艺术,道路交通组织与停车系统,邻里组团的合适规模,以及整体景园环境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从“住屋平面”的演变谈居住区创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贵庆 《新建筑》1991,(2):23-27
一、引言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居住区、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经验。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建设曹杨新村、改造蕃瓜弄开始,居住区和小区的规划实践几乎马不停蹄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作了很多尝试:二三层的工人新村、四五层的简易工房、五  相似文献   
16.
由本刊与上海市建筑学会共同举办的“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优秀论文竞赛活动自开展以来共收到应征论文156篇,其中获奖论文30篇。本刊将依获奖名次前后,择优刊登部分优秀论文。但必须说明的是,获奖论文并不是完好无缺的,而落选论文也不见得没有可取之处。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会有所长进。也正基于这种的认识,编辑部计划除在本刊各期发表部分获奖论文外,还将在应征论文中另选30篇,即共60篇论文汇编出版《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一书,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时代的“危机”因素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城市时代”的概念分析入手 ,在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教训和城市规划理论借鉴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国情 ,提出面对城市时代的“危机”因素。分析的层面主要包括经济、技术、行政或政策、社会公众、资源与环境 ,以及历史文化与美学等六项。本文采用表格的形式 ,分别列出各层面最主要的三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相应对策建议。不利的影响既可能是城市外部因素造成的 ,也可能是城市内部机制未能作有效的应对而造成的。文旨希望对当前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海市青浦城区总体规划修改(2010)》、青浦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和人口六普数据,运用互斥度、分布差异度、分布差异数和效率——负荷差异数4项指标,系统地描述了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市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差异.得出青浦新城城市空间结构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差异特点如下: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道路长度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差异较小;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的面积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差异有高有低;教育设施、居民服务设施、医疗福利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的规模与就业岗位的分布差异较大;②总体就业岗位数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布差异较小;制造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污染密集产业的就业岗位与居住用地面积、教育设施规模、居民服务设施规模、医疗福利设施规模、文化娱乐设施规模的分布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岗位与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村庄建设用地面积的分布差异较大;③分布差异显著的单元有的就业岗位高度集中,有的以居住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1月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笔者对其意义和重点内容作了解读,剖析了其中20个"亮点",以期对业界开展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借鉴。1总体认识最新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新近国家五部门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了9个思考问题并讨论,包括:村庄规划内涵、村庄类型划分、"搬迁撤并类村庄"的诠释、规划村内道路的标准、村庄绿化的具体内涵、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和参与集体决策的基础条件、引导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工作如何协调并保证公平性等内容,以期给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进一步的编制规程和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