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09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基于几个典型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实践,从模拟研究辅助建筑设计角度,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在建筑环境性能方面经常遇到的设计问题,并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模拟在改善建筑环境性能提升的综合技术策略,以及与建筑形态、空间平面设计以及机电系统相结合,协同提升超高层建筑环境性能。  相似文献   
102.
使用后评估(POE)方法,对京张高铁沿线2个气候区的3个高铁站房开展了室内环境品质与旅客满意度测试,包括热环境、空气质量和光环境,积累了163份旅客主观满意度问卷,对不同高铁站房的室内环境质量与旅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测试期间,京张高铁清河站、八达岭长城站候车大厅的室内热环境Ⅱ级热舒适度指标达标率分别为45%、38%,...  相似文献   
103.
建筑环境智能控制优化的本质是识别能源及环境的供需并通过一定机制使供需平衡.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等参数的性能表现仅为运行供需匹配的结果.以热环境为例,室内环境过冷过热与能源供给过剩即"供大于需"有关,导致大量能源浪费;同理,室内环境欠冷欠热与能源供给不够即"供小于需"有关,能耗的数据表面上节能,实际上却供给不足.为了探究上...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利用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评价出的优秀绿色建筑,在节能、节水、物理环境和环境影响控制等方面表现优越。在建筑实践过程中编制的技术规程,是建筑师控制建筑质量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其ETFE气枕围护结构、LED照明技术等的技术设计、对“水立方”项目做了深度的技术解读,强调了建筑技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5.
主要针对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中电耗限额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情况的分析,确定了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限额值的计算原则。从理论上对限额值的合理性或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电耗限额值发布后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北京市公共建筑电耗限额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促进我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综述了建筑方案能耗快速预测的4种方法:工程简化算法、以多元回归方法为代表的统计学方法、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和并行计算方法,并从预测精度、预测速度、方法适用情况、方法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为针对具体问题的预测方法选择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我国中小学校园建筑量大面广,有必要研究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指导和规范环保、节能、舒适的绿色校园建设。为证实新近研究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利用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和新近研究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对一灾后重建中学校园进行了评价,从控制项设置、指标体系分级、条文适应性、评价结果等方面对2种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对于我国中小学校园的绿色建筑评价,新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比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更具针对性、条文设置更加明晰完整、条文内容更加契合我国国情,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我国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计算及其标准化研究工作。通过大量案例调研、数值模拟计算,着重介绍了绿色建筑中涉及的天然采光、室外风环境、建筑节能模拟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相应模拟的输入条件、参数设定、计算精度、网格设定、操作流程等标准化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绿色办公建筑的性能差异问题,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时空分散的性能差异因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合,建立了因果回路图,揭示了绿色办公建筑在一系列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关联与反馈作用下产生性能差异的动态机理。研究发现:实际性能方面,因果回路图不仅验证了用户行为和运维方的设备运行策略是两大主要因素,而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系列相互关联与反馈;预期性能方面,存在设计预期与运行预期之分,我国绿色建筑标准是影响预期性能的直接因素,而后评估对绿色建筑标准的修改与完善有重要作用,从而间接影响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110.
建筑实际运行时常表现出与设计阶段预测值间的巨大能耗差异,非建筑设计工况下的运行也存在着极大的节能空间,在此情况下,借助建筑模拟工具探究能耗差异产生的原因及优化手段的节能潜力是现有研究的常用方法。借助EnergyPlus对4栋不同气候区的办公建筑进行了基于实际测试的建筑模型校准,分析能耗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室内温度、室内设备功率密度、建筑渗漏量这些输入变量进行了局部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对建筑能耗具有最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