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09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筑师通过立体式、双广场的设计解决了景区入口的交通问题,以传统藏式符号为灵感,生成形如海螺的建筑造型,开创性地运用多种结构方式,打造优雅流畅的曲线形态,配合富有藏式文化色彩和创新精神的景观与灯光设计,打造了一座融于自然的智慧建筑。  相似文献   
92.
通过一段时间内对某栋典型多层楼建筑外微气候相关参数的监测,总结其规律如下:1)在太阳强辐射时间内,不同朝向的外墙外表面随高度分布的情况不同,西向外墙表面温度随高度变化幅度最大,其外表面垂直温度的最大温差一般可在2℃以上,标准偏差约为0.6℃以上,2)多数时间内(主要为下午2点左右到次日凌晨),西墙外表面温度以1层最高,3)建筑热外表面可产生诱导上升热气流,并在综合分析了如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换热等影响因素不同作用效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3.
建筑群风环境的数值模拟仿真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就建筑群风环境与住区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关系作了简要阐述后 ,介绍预测仿真建筑群风环境的不同方法 ,并着重比较了自各的特点。鉴于数值模拟方法价廉、快速、信息多、不受条件限制的优点 ,提出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建筑群风环境优化设计思路 ,并给出两个典型的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建筑群风环境的实例。由所举实例可以看出 ,数值模拟技术可作为建筑群风环境优化设计分析的有力工具 ,从而有效地对建筑群风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4.
林波荣 《暖通空调》2005,35(6):101-101
2005年3月22日,我国首座超低能耗楼在清华大学落成,这也是我国首座综合了示范、展示、试验功能的绿色建筑。超低能耗楼内集中展示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是我国首个以真实建筑搭建的建筑节能技术试验平台。落成剪彩当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开幕。  相似文献   
95.
为约束公共建筑用能,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包括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节能绿色化改造及逐年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等在内的系列节能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多个公共建筑相关数据平台,并尝试将各平台数据融合,以期形成一个统一的北京市公共建筑全能耗数据平台。这些平台数据若仅用于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数据作用未充分发挥,必将形成数据孤岛和数据"坟墓",同时宣传力度不够、渠道不畅通被认为是阻碍管理工作不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团队采用文献检索、互联网调研、对比分析、现场考察以及方案设计等方法,通过调研北京市公共建筑多个能耗相关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及数据,从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数据开放及数据分析工具三方面,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的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建筑业主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方案,以期使得从数据的采集到应用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形成良性循环,为政府提高建筑节能的发展动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建筑建造与运行能耗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材含能和运输能耗出发,介绍了建造能耗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对目前我国住宅、普通办公建筑、大型办公建筑三类建筑建造能耗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建造能耗平均水平分别约为3 850.5 500,7 300 MJ/m2,分别相当于各自8,13,9 a运行总能耗;钢材、水泥、混凝土、墙材为主要耗能用材。  相似文献   
97.
宋凌  林波荣  李宏军 《暖通空调》2012,42(10):15-19,40
指出了现行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建筑环境性能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了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分析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权重体系,分析了该评价体系与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异同点,对4个项目进行了试评和对比,认为新评价体系注重适度舒适下尽量减小环境负荷的理念,符合我国国情,更能反映被评建筑的实际状况和绿色程度。  相似文献   
98.
林波荣 《暖通空调》2005,35(10):129-129
会议于2005年9月4~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会议涉及室内外空气的联系、室内舒适、可持续发展建筑与IAQ、室内空气与健康、室内空气污染源及通风与能源问题等主题。会议设立了特邀主题发言大会(Plenary session)8个,分会(Parallel session)共计120个,专题讨论(Forum)17个。会议论文总数为956篇(782全文+174摘要),  相似文献   
99.
奥运工程是北京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主题,绿色奥运又是北京承办奥运的三大宗旨之一.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2002年11月作为奥运十大重点科技项目之一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启动。2003年9月评估体系和研究工作完成,2004年4月结题。  相似文献   
100.
对分别使用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末端空调系统的12个办公建筑案例进行了室内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人体在不同空调系统末端条件下热感觉随操作温度的变化规律.测试发现,各种空调末端环境中的人体中性操作温度几乎一致,约为(25.4±0.1)℃.但是人体对不同末端条件下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别.其中,对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