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混源油定量判析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源油人工配比模拟实验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定量判识混源油气烃源组成比例的方法。首先总结其一般步骤,提出了该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4个问题:端元油成熟度差异导致生物标志物参数非线性变化、高演化或强降解条件下混源油常规生物标志物参数失效、复杂地质条件下端元样品难以获得、多元混源条件下实验流程及地球化学指标变化规律复杂。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针对这4个问题的研究对策:生物标志物定量法、筛选特殊生物标志物、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协助处理数据法。最后,重点介绍了使用多元数理统计学方法定量判析混源比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指出应用该方法,可以在不知道端元样品、不进行混源实验的情况下,直接计算混源油气中端元的数量、组成和贡献比例,该方法在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混源油气比例时具有特别作用。  相似文献   
5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矿化度、常规离子参数和组合参数分析表明,由于受大气水下渗淡化、泥岩压实排水淡化、越流(越流-蒸发)浓缩和黏土矿物脱水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下水化学具有垂直分带和平面分区的分布特征:①纵向上,随埋深增加,地下水化学高值带和低值带相间出现,同时,受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控制明显,处于不同沉积旋回之间的地层水往往受大气水下渗而淡化;②平面上,西北缘大气水下渗强烈,浅层侏罗系地下水淡化明显,随着埋深增加和封闭条件的改善,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水逐渐浓缩,水型也逐渐变成代表水文地质封闭环境良好的CaCl2型。  相似文献   
53.
扶扬油层地层压力场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扶扬油层地层压力场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向心流区和越流区为正常压力区;离心流区为高压区;滞留区为低压区。地层压力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取决于地层孔隙流体的供(液)-排(液)系统。区域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是控制地层压力形成与演化和油气分布的关键因素,此外,天然气的漏失作用、蒸发作用、不稳定矿物的水化作用及地温下降作用,对地层压力场的形成与演化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揭示非饱和状态时污染物在填埋场底部土层中的运移规律,建立了污染物在非饱和土中的扩散模型。模型考虑了零浓度和零通量等下边界条件。在假设土层体积含水量随深度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利用分离变量法结合广义正交理论推导了该模型的解析解。解析解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4.2的计算结果符合很好,并可退化到稳态解。100年时非饱和土底端污染物通量为91g/ha/a,是孔隙度0.3时饱和土底端通量(63g/ha/a)的1.4倍,是孔隙度0.6时通量(126g/ha/a)的0.7倍。当土层上下端总体积含水量一定时,同一时刻土层底部污染物相对浓度随顶端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土层底部污染物通量变化则很小。本文解析解可用于复杂数值模型的检验,实验数据的拟合和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初步设计等。  相似文献   
55.
桂中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中坳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藏改造破坏强烈,油气保存条件是制约其勘探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盖层和构造条件对油气成藏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盖层封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后期构造作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改造进行了探讨,就构造断裂活动导致桂中坳陷及周缘的油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提出了流体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6.
水文地质条件是评价油气保存条件好坏的直接参数,从地下水化学-动力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及周缘自泥盆纪以来共经历了3个水文地质旋回,即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喜山期;桂中坳陷及周缘在泥盆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中三叠世阶段分别形成了2次主要的油气藏形成期,但燕山-喜山运动使得区内原已形成的油气藏几乎被破坏殆尽.多次构造运动和多期大气水下渗作用使得现今桂中坳陷内埋深小于800 m的浅部地层油气保存条件普遍差,地层水普遍为低矿化度水,800 m以下地层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推测交替停滞带在2 km以下;往坳陷外尤其是坳陷东部和东南部,大气水下渗深度更大.总体上,桂中坳陷中西部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7.
小草湖次凹红台构造带气田是吐哈盆地主要的天然气分布区,但其成藏动力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研究了吐哈盆地红台构造带气田的成藏机制。结果认为,分布于七克台组、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段和四段的油气主要来之于次凹中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的煤岩、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燕山运动的中、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小草湖次凹侏罗系地下流体动力场演化的阶段性,进而决定了红台构造带气田的两次成藏期:白垩纪和第四纪,且白垩纪为主要成藏期;区域水动力作用的缺失和后期源岩供油气量偏小使得第四纪油气成藏作用对红台构造带气田的形成贡献不大,而研究区现今低压的存在则与红台气田的整体深埋有关。  相似文献   
58.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断裂及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分析文留地区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氘、氧同位素测试资料确定地层水来源。结合文留地区构造以及水动力特征,深入研究文留地区古近系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富集、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解剖文218-文245井典型剖面,进一步分析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文留地区地层水以原生沉积水为主,局部曾经受到古大气水下渗影响,反映其地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纵向上,文留地区水化学可以分为(古)大气水下渗淡化带、越流泄水浓缩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断层越流淡化带和末端越流浓缩带等5个水化学垂向分带;平面上,文东滚动背斜带和文东地堑带为两侧凹陷离心流的共同指向区,地层水在越流过程中不断浓缩,矿化度、氯离子浓度增加,矿化度、氯离子浓度高值区与油气富集区有一致性。文留地区断裂连通性好,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  相似文献   
59.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地下水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在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不同区带,即自由交替带、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长期冲刷、氧化,不利于油气保存。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大,油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在详细地分析了南方几个主要油气勘探区块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及其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后,提出了封存大气水的概念,论述了封存大气水的形成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的基本特点。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应该可以认为是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0.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评价的投影决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评价指标繁多,不少单项因子不相容的问题,采用多目标投影决策分析方法,按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效率合理性指标进行评价得出熵权;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分区的权重得出综合评价值,对黑河流域5种可能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行进分析,选出最佳配置方案,然后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对最佳方案进行检验.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选出的方案在流域实施后,能满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表明,多目标投影决策评价方法,由于采用熵权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可靠,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