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47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41.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 )中关于多种荷载作用下独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不妥之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受均布和集中荷载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算法 ,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2.
标准升温下钢-混凝土组合板的抗火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压型钢板组合板和肋筋模板组合板的温度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数值方法计算组合板的耐火极限,同时分析有关的影响参数。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的吸热作用,组合板的耐火性能要优于无保护的钢构件;组合板的耐火极限随着板厚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含钢率的增加而降低。最后本文计算了组合板的耐火保护层厚度,给出了耐火简化计算公式,有关结果可供工程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43.
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开发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更适合抗震设计的新型钢管混凝土体系———约束钢管混凝土柱体系。它建立在清楚的力学概念基础上,其设计着眼于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附加横向约束以控制钢管的局部屈曲和更有效地约束混凝土。这一新型钢管混凝土柱体系兼具了钢管混凝土及套管混凝土柱两者的优点,克服了传统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缺陷,为抗震地区的高层结构和桥梁设计提供了理想的选择。在本研究的第一阶段,作者们对FRP约束的圆钢管柱和钢板约束的方钢管柱进行了模拟地震力的加载试验。其结果验证了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良好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4.
45.
蔡新江  毛小勇  陈鑫  陆承铎 《建筑》2021,(15):37-38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BIM类课程均为一门独立课程,尚未建立与土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关系.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专业毕业要求,笔者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核心类专业课程体系,就业导向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梳理,重点建立数字建造BIM与核心类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一套满足企业、学生、教师三者多角度差异化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实现基于BIM技术的专业智慧教育创新模式,为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也为数字建造BIM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组合板-肋筋模板钢-混凝土组合板。在确定了钢材和张土的应用-应变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数值算法计算了肋模板组合板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并对曲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行了三块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肋筋模板组合板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工作性能良好。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
外包角钢加固法可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且不显著增大构件截面,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构件承受的荷载较原构件提高,加固角钢靠近外部受火面,且角钢外部保护层在高温下极易剥落,导致加固柱的耐火能力较差。本文进行了4根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试验,获得了构件截面温度场分布、变形-时间曲线、构件破坏模式和耐火极限,考察了荷载比和偏心率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环氧树脂在高温下汽化、自燃和碳化,对构件截面温度场影响较大|②砂浆保护层在高温下与钢材粘结较差,剥落严重|③构件的耐火极限随着荷载比和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④正常使用情况下,未加防火保护的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耐火能力达不到规范所要求的耐火极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用于进一步的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48.
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试验,并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和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劲性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建议,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种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形式 :局部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它通过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塑性铰区域设置局部约束以有效提高柱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 ,克服传统方钢管混凝土柱由于局部屈曲而导致的延性不足的抗震缺陷。建立了约束件设计的塑性铰模型 ,应用该模型设计了 4个分别采用钢板、钢带和角钢约束件的约束钢管混凝土试件 ,并进行了往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局部约束可有效提高柱的延性 ,增加柱的耗能能力 ;同时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肋筋模板钢-混凝土组合板的理论分析和承载力简化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小勇  韩林海  郑坚  李飒岩  陈学敏 《钢结构》2001,16(1):19-22,63
在确定了钢材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方法计算出了肋筋模板钢-混凝土组合板的荷载-变形关系全过程曲线,并对曲线的特点、考虑底模作用与不考虑底模作用的差异以及各参数对该类组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推导了肋筋模板组合板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和简化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均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