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0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拉剪实验,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钛-钢爆炸轧制复合板界面组织特征和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温度为650、750、850、950°C,保温时间为60 min。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加速界面元素扩散和组织的转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板剪切强度下降。在850°C及以下温度热处理时,扩散反应层形成化合物TiC,剪切强度下降缓慢。当热处理温度超过850°C时,扩散反应层形成大量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Fe2Ti/FeTi)及少量的TiC,剪切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2.
对含Y元素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退火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镁合金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力学性能略有提高然后降低;退火时间对镁合金晶粒尺寸影响不大;在300℃下退火1 h后板材性能达到最佳,抗拉强度为255 MPa,屈服强度为170 MPa,延伸率为24%;经过热处理后镁合金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的复合形式.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在不同应变量下Fe-Mn-Si-Al系和Fe-Mn-C系孪晶诱导塑性(TWIP)钢的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分析了TWIP效应在两种不同系列TWIP钢中发挥的作用,阐明了TWIP钢的强化机制.两种系列的TWIP钢都具有高加工硬化能力,但层错能较低的Fe-Mn-C系TWIP钢加工硬化能力更强.两种系列的TWIP钢加工硬化表现为多加工硬化指数行为,这是由多种强化机理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结果.微观组织形态与加工硬化强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位错的增殖和形变孪晶的产生对两个系列TWIP钢硬化曲线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在高应变阶段,Fe-Mn-C系TWIP钢大量的第一位向形变孪晶T1和第二位向形变孪晶T2,以及附着在孪晶界旁的高密度位错区域是造成其具有高加工硬化能力的原因,而Fe-Mn-Si-Al系TWIP钢细密的第一位向形变条纹和孪晶片层间的位错是其高加工硬化原因,且其微观组织更为均匀细致.   相似文献   
84.
超高强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拉强度超过1000MPa的冷轧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强TRIP钢在两相区的加热温度升高到820~840℃时,钢的抗拉强度下降而伸长率增加;贝氏体等温温度偏低(380℃)或者偏高(440℃)时,钢的伸长率较低。两相区加热温度对铁素体量的影响不大,降低贝氏体等温温度和延长等温时间都能增加贝氏体量。当贝氏体量高于38%时再增加贝氏体量来提高TRIP钢的强度效果不明显,可通过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及其碳含量来提高力学性能。试验钢优化的热处理工艺:820℃×90s+420℃×240s;优化的组织含量配比:53%铁素体+36%贝氏体+11%奥氏体;优化的力学性能组合:抗拉强度1140MPa和伸长率22%。  相似文献   
85.
Ti-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Ti-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和{111}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量逐渐增多,{111}再结晶织构强度亦逐渐增强,同时{100}织构强度逐渐减弱.{111}取向的品粒主要在再结晶过程中形成,依靠吞并其他取向[主要是{100}取向]的晶粒而长大;并且在{111}取向品粒长大过程中,γ纤维织构之间也发生相互转化,主要由{111}<112>织构转变为{111}<110>织构;冷轧IF钢再结晶退火后具有较强的γ纤维织构,主要是"取向形核"和"取向长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Σ重位晶界在再结晶γ纤维织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基于拉伸试验研究了一种TRIP钢在塑性变形时的加工硬化行为,同时利用XRD测量试样残余奥氏体及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加工硬化指数(n值)的下降速度与伸长率存在对应关系,钢中残余奥氏体对n值变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方法:ICR雄性小鼠50 只,随机分成5 组,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不同CMSP剂量(150、300、600 mg/(kg•d))组。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d)),连续5 d;实验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CMSP,连续灌胃30 d;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相同体积蒸馏水,定期称质量。30 d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小鼠,取睾丸和附睾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对小鼠睾丸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红细胞计数法测定精子数量;中性红活体染色法检测精子活动率和畸形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TE)、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含量;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睾丸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MSP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动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CMSP各剂量组间及其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SP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TE含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LH及FSH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CMSP各剂量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内Bax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Bcl-2蛋白表达量则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CMSP各剂量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SP对雄性小鼠无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马钢热连轧生产厚规格X8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析出物的种类、大小、分布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传统热连轧生产的厚规格X80管线钢的组织均匀,合理;析出物细小弥散,其析出物为Nb、V、Ti的复合析出物,根据形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析出物是以含Ti为主的(Ti、Nb)(C、N)析出物,主要作用是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第二类析出物以含Nb为主的(Nb、Ti)C析出物,主要作用是析出强化.在充分发挥细晶强化、位错和亚晶强化和析出强化等强化机制的条件下,厚规格X80管线钢力学性能优良,屈服强度达到580 MPa,屈强比合适;-20 ℃的夏比冲击功和剪切面积分别为290 J和100%,-15 ℃的DWTT剪切面积为100%.各项性能均满足西气东输二线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9.
采用盐浴炉对硅-锰系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进行了Q&P工艺处理,研究了分配时间对热处理后试验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分布在不同位置,一种是以薄膜状分布在马氏体板条间,另一种是以块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在300℃的分配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保温能取得较好的强塑积,随着分配时间的延长,试验Q&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均不断增加,分配时间为1 200 s时所得试验钢的强塑积最高,可达37 30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90.
双相钢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理想的汽车用钢板.目前国内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双相钢板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生产产品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介绍了国内外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及重点研究方向,指出国内应注重在双相钢的高强化、镀锌化、细晶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以适应我国对汽车用双相钢板迅猛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