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1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21.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及抗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学玉  高峰  李亚明 《工业建筑》2011,41(12):16-19
基于两榀大尺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全型钢混凝土框架的静力试验,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抗裂度进行了测试和理论研究。应用混凝土基本原理、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ACI318—05规范中抗裂度公式推导了考虑次轴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抗裂度计算公式,用试验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按照混凝土基本原理推...  相似文献   
122.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裂缝控制试验分析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玉  高峰  李亚明 《工业建筑》2011,41(12):20-23,7
裂缝宽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结构耐久性能。在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静力试验的基础上,对预应力型钢框架裂缝发生、开展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观测与分析。考虑次弯矩、次轴力的影响,基于现行混凝土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原理,提出了全面考虑次内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建议的计算公式概念明确,计...  相似文献   
123.
熊学玉  李阳  王美华 《工业建筑》2011,41(12):34-38
基于2榀大尺寸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预应力型钢框架试验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试验的全过程。最后,对不同预应力度及不同相对受压区高度情况下预应力型钢框架极限状态时的内力重分布做了研究。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均表明,在受...  相似文献   
124.
某综合体育馆训练场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主梁次弯矩值与按平面框架结构计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主梁次轴力最大值占主轴力的8.9%。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该结构次弯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了原因。横向各榀框架的竖向位移通过次梁相互影响,次梁在端部受到的框架柱和非预应梁的强约束加剧了这种影响。按平面框架计算的次弯矩与空间框架计算的结果相比,最大误差达到1 435%。影响主梁次弯矩的主要因素是次梁的截面尺寸和主梁跨度,次梁预应力筋配筋量的影响很小。最后,根据次弯矩分布特点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5.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跃  黄鼎业  熊学玉 《建筑技术》2003,34(5):353-35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处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特种工程等非常关键的建设设施中,结构一旦失效,会造成巨大损失,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破坏预兆不明显,具有突发性,更加剧了危险,因此加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叙述影响预应力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对策。1预应力筋的应力腐蚀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失效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失效,其突出原因是预应力结构在同一环境侵蚀作用下,预应力筋对应力腐蚀非常敏感,往往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预应力筋较普通钢筋应力高而且脆,特别是高强钢丝,断面小,即使…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参数组合和加速度传递函数的最优MTMD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李春祥  熊学玉  程斌 《振动与冲击》2001,20(3):50-54,39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是由许多频率成线性分布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组成。可能的系统参数组合形成5种MTMD,即MTMD-1-MTMD-5。基于具有一般MTMD时结构的加速度传递函数,建立了MTMD-1-MTMD-5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ADMF)的统一模式。利用ADMF和数值搜寻技术对MTMD-1-MTMD-5进行了参数研究。参数包括:频率间隔、阻尼比、调谐频率比和总数。为了比较亦给出了TMD的数值结果。大量的数值比较表明:在工程应用中,应优先选择MTMD-1。  相似文献   
127.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作者提出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荷载效应组合建议的基础上,给出了合理考虑次弯矩和次轴力影响的各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极限强度设计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UPSRC)结构的抗震性能,对1榀由UPSRC梁和型钢混凝土(SRC)柱构成的8.2 m跨长框架进行了水平反复加载试验。根据已有文献中普通SRC及有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BPSRC)框架的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UPSRC框架的破坏机制、刚度退化、能量耗散以及残余变形等抗震特性。结果表明: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UPSRC框架在梁端及柱底位置形成塑性铰,以截面受弯破坏为主;达到80%的峰值荷载设计值后卸载,梁端预应力布置侧的裂缝均基本闭合;UPSRC框架的耗能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介于SRC框架和BPSRC框架之间,SRC框架耗能能力最强,而BPSRC框架自恢复能力最优。另外,设计了4个分别采用UPSRC、BPSRC、SRC及普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UPC)梁的两跨三层平面框架模型,且各梁按受弯承载力相近原则设计。其中,UPSRC梁的总含钢量高于UPC梁的,但低于SRC梁的。利用OpenSEES程序对4个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发现,各框架中梁的总用钢量越大,梁端的损伤程度会降低,但相应的柱端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