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49篇 |
免费 | 604篇 |
国内免费 | 3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19篇 |
综合类 | 710篇 |
化学工业 | 1072篇 |
金属工艺 | 464篇 |
机械仪表 | 598篇 |
建筑科学 | 746篇 |
矿业工程 | 446篇 |
能源动力 | 330篇 |
轻工业 | 963篇 |
水利工程 | 432篇 |
石油天然气 | 473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9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87篇 |
冶金工业 | 469篇 |
原子能技术 | 129篇 |
自动化技术 | 1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72篇 |
2020年 | 279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497篇 |
2013年 | 336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97篇 |
2010年 | 412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394篇 |
2006年 | 463篇 |
2005年 | 407篇 |
2004年 | 349篇 |
2003年 | 333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58篇 |
2000年 | 281篇 |
1999年 | 302篇 |
1998年 | 243篇 |
1997年 | 244篇 |
1996年 | 278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58篇 |
1990年 | 151篇 |
1989年 | 140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36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173.
174.
175.
采用搅拌球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刚性结构的甘蔗渣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活化时间、单体与甘蔗渣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与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在本试验考察范围内活化1.5h的甘蔗渣制得的产品去离子吸水率和0.9%氯化钠溶液的吸水率分别为1300g/g和142g/g。相同条件下未活化的仅为820g/g与82g/g。并用FT—IR对甘蔗渣及其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76.
油菜的生长发育受病害、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油菜植株中很多被上述胁迫诱导而表达的基因,如产物能直接增强油菜对逆境抗性的功能基因,和产物为转录因子而作为信号转导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而间接提高抗性的调控基因。很多转录因子涉及到油菜逆境抗性,AP2/ERF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家族。目前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种类的油菜中共克隆了24个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属于ERF和DREB/CBF亚族。这些基因分别能够被低温、干旱、高盐、乙烯、ABA和茉莉酮酸酯诱导,并启动油菜中一些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油菜的抗逆性能。本文综述了油菜中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克隆、进化关系分析、空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7.
178.
变结构变参数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CAD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机械结构设计思想-变结构变参数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变结构变参数设计的概念、原则、实施措施和意义。由此对I-deas软件包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发动机曲轴专用CAD软件程序,并用某型号发动机曲轴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9.
生氰糖苷广泛存在于农产品中,具有止咳平喘、消炎镇痛、抗肿瘤等生物功效,然而当其被分解后产生氢氰酸,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本文详细阐述了生氰糖苷在农产品中的分布及含量、合成途径、生物功效及致毒机理,从加工工艺、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对于氰苷减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就风险评估、标准修订等方面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0.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