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乙酰乙酸乙酯与1-溴-3-甲基-3-丁烯进行烷基化、皂化脱羧反应得6-甲基-6-庚烯-2-酮3。酮3与氯化(β-羟乙基)三苯基鏻在碱 NaH/DMSO 和 NaoEt/EtOH 作用下进行 Schlosser-Wittig 反应,然后酯化,得3,7-二甲基-2,7-辛二烯-1-醇丙酸酯1,即梨圆蚧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总产率23.8%。产物中1a/1b=19/81。  相似文献   
12.
王世敏  刘君 《电子器件》2022,45(3):545-550
为了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紧凑型带通滤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左右手传输线原理的新型微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了具有两个左手级和一个右手级的三级结构。左手级由螺旋互补裂环谐振器和交指电容构成,右手级由传统传输线和螺旋互补裂环谐振器构成,螺旋互补裂环谐振器在接地层中蚀刻实现。提出的右手级与两个左手级串联,以便改善频率选择性和带外抑制。给出了等效电路模型和全波仿真结果,并对设计的滤波器进行了制作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良好,相比现有同类滤波器,该滤波器在尺寸减小和选择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通带覆盖2.3 GHz~2.45 GHz,测量的3 dB分数带宽约为7.5%,总尺寸为0.18 λg×0.15 λg。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硅烷偶联剂(OTS)对g-C3N4改性,将改性g-C3N4与聚氨酯共混后制备出改性g-C3N4/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改性g-C3N4对改性g-C3N4/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耐腐蚀等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粒径分析对g-C3N4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接触角分析、...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电絮凝技术基本原理,并综述了其在饮用水除氟、雨水净化、天然水净化、采油污水及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电絮凝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技术,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火电站和核电站装备用钢的升级换代对耐热钢高温服役性能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准确、可靠的蠕变试验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以核电用316H不锈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高温蠕变试验探讨了取样位置、试样尺寸、设备差异对蠕变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受生产工艺影响,该316H不锈钢板中部(1/2位置)材料与表层(1/4位置或3/4位置)材料的抗蠕变性能差异显著,中部位置材料的总伸长率比上部材料低44%,表明取样位置会对不锈钢板蠕变性能测试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平行段直径为?10 mm的试样与平行段直径为?5 mm的试样的蠕变性能测试结果差异较小,总伸长率相差约11%,表明试样尺寸对不锈钢板蠕变性能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小;受设备差异影响,相同取样位置、试样尺寸的试样的蠕变性能测试结果差异较小,30台蠕变试验机测试的总伸长率的相对标准偏差约9.5%,表明设备差异对不锈钢板蠕变性能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小,当设备校准合格时可以忽略设备差异对蠕变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钎焊新工艺制备Cu/Sn58Bi-0.05Sm/Cu微焊点,并对其进行时效处理。研究不同的钎焊温度对焊点微观组织、金属间化合物(IMC)、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温度为180℃时,Sn Bi-0.05Sm复合钎料的显微组织更为细致均匀,界面生长的IMC最少,性能最好。温度越高、时效时间越长,抗拉强度下降的越明显,接头的可靠性越差。  相似文献   
17.
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聚酰亚胺的改性方法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D102的Ti(OC2H5)4杂化材料,探讨了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对材料进行了表面形态,热性能,光学性能等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透光性和热稳定性较纯有机功能分子D102都有所提高,薄膜表面平整,无相分离。  相似文献   
19.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材料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材料设计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插层材料,极化有机聚合物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韩凤梅  张玲  王世敏  蔡敏  陈勇 《质谱学报》2003,24(Z1):35-36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部位.目前对脂溶性部位的化学组成、提取工艺以及常见化合物的电子轰击质谱[1]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其有效成分的电喷雾-质谱(ESI-MS)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工作探讨了丹参药材中主要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电喷雾质谱规律,并以对照药材为标准,选取了丹参药材ESI-MS图中14个特征峰,应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了丹参药材ESI-MS指纹图谱[3],研究了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