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化学工业 | 12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20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轻工业 | 79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烹调法对常见蔬菜中Vc保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了经不同烹调技法处理后的几种常见蔬菜中的V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烹调技法及加热时间的长短对蔬菜中的Vc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2.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低温贮藏方式,分别设定3 个不同温度波动区间处理:对照猕猴桃在2 ℃贮藏,处理组温度波动范围为3 ℃(2~5 ℃)和5 ℃(2~7 ℃)下循环处理72 h(12 h 交替运行),处理后贮藏于2 ℃条件下,通过测定猕猴桃的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探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猕猴桃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使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提前。温度波动处理对猕猴桃在贮藏前期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加快了猕猴桃硬度和维生素C 的下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加剧透明化,引起猕猴桃各方面品质参数的衰变,致使整体走向衰败现象。贮藏过程中温度波动越大,对猕猴桃的品质参数变化影响越大,不利于猕猴桃的贮藏和保鲜。综上,温度波动处理对猕猴桃贮藏品质及生理代谢影响明显,降低果实抗氧化性以及加快细胞膜降解,加速了猕猴桃整体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3.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方法对鲜切苹果皮渣黄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黄酮含量和其还原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鲜切苹果皮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消化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和还原力在2 h内显著提高(P<0.05),胃蛋白酶和酸性环境对黄酮的释放和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在肠消化模拟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在2~3 h内显著提高(P<0.05),还原力也随之明显增强。肠液消化组(有胰酶)的黄酮含量和还原能力均高于空白组(无胰酶),胰酶对黄酮的释放及其还原能力起到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4.
褐腐病是采后核果果实最重要的侵染性病害之一,会严重危害贮藏期的果实,造成大量损失。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射处理、微波处理等物理防治技术对采后果实褐腐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化学杀菌剂能够高效控制采后果实褐腐病,但其有污染环境、易产生耐药性的缺陷,天然杀菌剂的应用、生物防治尤其是拮抗菌防治技术弥补了化学杀菌剂在控制采后褐腐病方面的不足,采前技术如喷钙、使用拮抗菌也能有效控制采后果实褐腐病。采前采后技术综合防治果实褐腐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技术及几种技术复合等角度综述了各防治技术对采后果实褐腐病的控制作用,为综合防治褐腐病、减少商业损失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对四季豆涂膜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以四季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壳聚糖涂膜(浓度为1.5%)、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复合涂膜(1.5%壳聚糖中添加150 mg/kg茶多酚)2种保鲜方式,研究茶多酚对四季豆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茶多酚联合壳聚糖涂膜的四季豆在贮藏期内叶绿素、维生素C、水分含量的下降速率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速率均低于壳聚糖涂膜组,贮藏品质较好。茶多酚联合壳聚糖涂膜的四季豆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低于壳聚糖涂膜组,但二者均高于未处理组。结论涂膜处理有利于四季豆的贮藏,涂膜剂中加入茶多酚后保鲜效果更好,和壳聚糖涂膜相比可将四季豆贮藏期延长10 d,和不涂膜组相比可延长20d。 相似文献
76.
77.
采用腐蚀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reo Parametric)技术重构了原位生成Fe-TiB_2复合材料中增强相TiB_2在铁素体基体中的三维形貌,利用OM和SEM对增强相TiB_2的二维形貌和三维形貌进行比对分析,并结合压缩实验重新诠释了该材料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单晶TiB_2初生相为六边形端面的八面体棱柱结构,多由2个或多个尺寸不一的单晶棱柱交错贯穿组成,其空间位置杂乱无章;共晶相TiB_2由瓣状/细柱状相和枝晶状相组成。Fe-TiB_2复合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瓣状/细柱状和枝晶状共晶相相较于初生相TiB_2更容易发生脆断,成为材料断裂失效的主要诱因。二维微观组织观察到的小颗粒TiB_2相在实际空间中并不存在,通过控制凝固过程获得真正三维空间上的小颗粒TiB_2相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8.
浅析老顶初次来压与老顶周期来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掌握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与底板强度支柱和撑力等关系及其特点 ,以便采取措施 ,防止冒顶 ,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79.
将益新煤矿三水平零石门主运系统由串车运输改为皮带运输,提高了益新煤矿三水平零石门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吨煤生产成本、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