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本文首先设计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表作为建模样本,其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操作条件(压力△P=0.04-0.12 MPa,浓度C = 0.3-2.0 g.L-1,温度T = 20-40℃)的比阻预测模型,以期用于死端微滤过程操作条件的优化,最后以检验样本的相对误差作为衡量指标,分别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死端微滤过滤酵母悬浮液时的比阻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 在本实验范围内,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佳拓朴结构为3-7-1,隐层神经元个数为7,学习速率为0.05,学习函数为traingdx, 传递函数为Logsig;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比阻与操作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1.639883+44.2 +0.86217 -0.0607 ; (2)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死端微滤比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55%和5.16%.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死端微滤比阻预测,并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2.
超滤膜通量模型的研究对超滤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阐述了超滤过程中几种主要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情况,并简要展望了超滤通量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冀卓  王湛 《工程力学》2008,25(5):32-38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包括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拓扑变量并修改被删除杆件的材料弹性模量,提出了一个受多工况荷载作用,能同时考虑应力、稳定及位移等约束的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统一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同时适用于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等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奇异最优解问题。结合上述统一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给出了求解离散型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优化方法。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拓扑优化方法可有效、方便地对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等离散型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火源位置对城市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建立了1:1.9小尺寸综合管廊模型,在管廊圆截面上进行0°、45°、90°和135°四种火源位置的地下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实验。结果表明,火源角度越大,质量损失速率越大,热释放速率越高;管廊顶棚下方最高温升与火源距顶棚的距离和无量纲释热速率有关,对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给出了与火源位置有关的管廊顶棚下方最高温升模型;烟气层厚度和火源与顶板之间的距离正相关,并验证了热电偶树温升判别法测量烟气层厚度的可行性;顶棚温度沿纵向呈指数规律衰减,且火源角度越大,衰减趋势越大。  相似文献   
6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死端微滤比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死端微滤杯上,采用0.2μm的聚醚砜(PES)平板微滤膜,研究了死端微滤酵母悬浮液滤饼比阻随操作条件(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探讨了各操作条件对比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都是影响比阻的因素,其中操作压力是显著影响因素,料液浓度和温度是一般影响因素,它们对比阻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75.31%、12.89%、11.8%;比阻随操作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料液浓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和温度与比阻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16%,从而为恒压死端微滤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罕遇地震下采用弹性分析所设计的偏心支撑框架发生较大的非弹性变形时,可能无法满足预期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通过预先确定结构在非弹性变形下的目标位移和屈服机理,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10)并考虑消能梁段的耗能折减系数,提出了偏心支撑框架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该方法还采用能量平衡原理和一种侧向力分布方式得到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各楼层的剪力,并根据塑性设计法合理设计所有构件。设计某12层偏心支撑钢框架,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验正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设计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且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和迭代,就能使结构满足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预定功能。  相似文献   
67.
王湛  袁辉  陈士哲 《建筑结构》2019,49(12):73-78
目前钢结构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是欧洲规范(EC3)中提出的组件法。基于带横向加劲肋的梁柱钢节点,结合组件法,将带加劲肋的T型件视为一个新的组件——十字型件进行分析。通过十字型件与T型件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十字型件性能分析的必要性,给出其在组件法中的适用条件。设置析因实验来给出影响十字型件初始刚度的各个因素,同时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基于固支梁模型,提出十字型件初始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对该理论公式进行检验。最后,根据析因实验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的结果,给出了计算准确度更高、应用更为简便的十字型件刚度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8.
69.
钢框架结构鲁棒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构鲁棒性体现了结构对局部破坏的不敏感性。为了定量评估钢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钢框架结构的鲁棒性定量评估方法。在综合考虑构件在结构能量流分布中的贡献和构件失效影响面积的基础上,给出构件重要性系数计算方法,为确定结构的最不利初始损伤模型奠定基础。探讨钢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冗余度,并结合构件应变能灵敏度,提出一个基于损伤模型的钢框架结构冗余度评估指标,该指标与构件的承载能力冗余度成正比,而与构件的应变能灵敏度成反比。从定义上对结构冗余度与结构鲁棒性之间的差异进行讨论,提出以结构最小冗余度作为评价结构鲁棒性能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适用于钢框架结构的鲁棒性评估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一个8层空间钢框架结构算例验证所提出的钢框架结构鲁棒性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61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以及同期52例单纯接受化疗的Ⅲb或Ⅳ期NSCLC患者。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行疼痛评估,FACT- G量表评估生活质量(QOL)。按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① 26例患者术前伴有局部疼痛,冷冻术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61例患者冷冻术后生活质量FACT- G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② 与同期单纯化疗的患者比较,冷冻消融序贯化疗组肿瘤缓解率较高(34.4%比15.4%,P < 0.05)。③ 冷冻消融序贯化疗与单纯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和9.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3.6%和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为一安全、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可迅速降低肿瘤负荷,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可取得较好疗效,尤其对不能根治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冷冻消融后序贯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