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83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9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桂太龙  许晶  曹一江  王玥  邱加龙   《电子器件》2008,31(1):189-191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聚 2-乙炔基 N-己基吡啶.反应是通过直接聚合 2-乙基吡啶和相对应的N-己基卤化物完成的.聚合过程既不需要任何的起始条件也不需要催化剂.聚合反应的聚合物产率很高.聚合物结构是具有 N-己基吡啶分支的共轭结构.测量了聚合物的光电性能.当光电子能量为 2.06 eV时,PEHPB 的光致发光峰出现在 603 nm处.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电子舌评价柿果胶与柿单宁体外相互作用的涩味强度,结果显示柿果胶能显著降低柿单宁涩味。为验证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的相互作用是否是导致其脱涩的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柿果(日本甜柿上西早生、中国甜柿鄂柿一号、涩柿恭城水柿)在成熟过程中的单宁及果胶含量变化及涩味变化,结合切片染色观察单宁果胶的形态分布,讨论了不同品种柿果成熟过程中果胶与单宁互作对其脱涩的影响。切片染色结果表明3品种柿果在成熟过程中单宁和果胶有可能相互接触并结合;2种甜柿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在其成熟过程中均能降至0.1%以下,涩柿的可溶性单宁含量降至0.4%,3种柿果的水溶性果胶含量并未完全呈上升趋势,表明可溶性单宁可能与水溶性果胶结合,二者的结合是引起柿果脱涩的因素之一,且对不同品种柿果的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53.
针对含有频率相近的谐波和间谐波成分的电网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加窗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与Prony算法的分析方法;对信号加窗并利用FFT进行频谱分析,搜索谱线确定谱峰位置,利用谱线相位差来判断主瓣干扰是否存在;若主瓣干扰不存在,利用插值算法计算谐波或间谐波的参数;若主瓣干扰存在,利用插值算法的计算结果及原信号获得残差信号,使用Prony算法从残差信号中提取受到主瓣干扰的谱峰所对应的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信号中谐波与间谐波的参数。  相似文献   
54.
为改善蜂胶的水溶性,将其添加到西番莲果汁饮料中,研制一款功能性西番莲果汁饮料。将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蜂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EEP)制成复合物(compound of 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 and beta cyclodextrin,EEP-βCD),测定EEP-βCD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并对西番莲果汁饮料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EEP与β-CD复合后,水溶性和热稳定性都显著提高(P 0.01);西番莲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西番莲果汁15%,木糖醇12%,EEP-βCD 0.6%。蜂胶与β-环糊精复合后水溶性、热稳定性和刺激性味道都得到改善,可将其应用于西番莲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电力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和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安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归纳了电网运行的信息来源、种类、特点,并针对信息源情况,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电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对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主体的功能进行阐述,指出多Agent技术的电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57.
The carbon ion implantation with energy of 4.0 MeV and a dose of 4.0×1014 ions/cm2 is employed for fabricating the optical waveguide in fluoride lead silicate glasses. The optical mode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ices are measured by the prism coupling method. The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in the fluoride lead silicate glass waveguide is simulated by the reflectivity calculation method (RCM). The light intensity profile and the energy loss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nite-differenc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FD-BPM) and the program of stopping and range of ions in matter (SRIM), respectively. The propagation properties indicate that the C2+ ion-implanted fluoride lead silicate glass waveguide is a candidate for fabricating optical devices.  相似文献   
58.
星载光子计数激光测高系统具有较高的沿轨距离分辨率,能够探测得到植被冠层和地表的连续高程信息。然而星载植被点云的低点云密度和低信噪比,对植被相对冠层高度的估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方向自适应的星载光子计数激光测高植被点云冠高估算方法。首先通过寻找点云高程统计直方图中代表冠层和地面位置的极值进行粗去噪,大致得到信号高程所在的范围,并估算出冠层,地面和噪声点云的平均密度以及地表坡度。随后对粗去噪后的点云进行方向自适应的密度聚类精去噪,其邻域的方向为地表坡度,与密度有关的阈值均根据估算出的点云密度自适应的做出调整。在滤波后,结合点云的密度和高程百分比分别找出地面与树冠顶端的初始点,并通过三角网方法(TIN)扩展初始点以进行分类,最终确定地表与树冠顶端的高程。采用ATLAS星载激光测高仪的植被点云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正确估算植被冠高,十分适用于坡度较大和叶面积指数较低的地区,其中冠顶与地面的高程和机载LIDAR数据高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与0.77,均方根误差RMSE为0.28 m与2.6 m。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芯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硬件木马植入方法和检测技术,考虑到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木马激活时间较长或面积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调节跳变概率的加速硬件木马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电路拓扑结构,采用权值替换策略动态选择插入实现跳变概率调节的二路选择器的顺序,提高电路中稀有节点的跳变概率,降低木马激活时间,加速硬件木马检测,优化了面积开销。在ISCAS’89基准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同现有的加速木马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面积开销节省了44.1%~68.9%,稀有节点的平均跳变概率提高了19.0%~49.1%,且电路规模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0.
固态氧化物电解池(SOECs)因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在电化学还原CO2, 实现“碳中和”社会方面备受关注。与非对称电池结构相比, 对称SOECs的空气极和燃料极是相同或相近的材料, 可以减少界面种类, 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热膨胀匹配性, 简化电池的制备工艺。本研究合成了钙钛矿氧化物LaxSr2-xFe1.5Ni0.1Mo0.4O6-δ (LxSFNM, x=0.1、0.2、0.3、0.4), 作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对称电极用于评估纯CO2的电化学还原性能。掺入La3+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催化活性, 其中L0.3SFNM为电极的电解池表现出最高的电化学性能, 800 ℃下, 在空气中的极化电阻为0.07 Ω∙cm2, 在50% CO-50% CO2中的极化电阻为0.62 Ω∙cm2。单电池L0.3SFNM@LSGM|LSGM|L0.3SFNM@LSGM在800 ℃和1.5 V电压下的电解电流密度为1.17 A∙cm-2, 在初始的50 h CO2短期电解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是一种理想的对称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