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物胺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是发酵食品中常见的代谢物之一,过量摄入会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良反应,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由于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发酵微生物能够产生蛋白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等因素,导致生物胺的产生和积累。同时生物胺与食品腐败密切相关,其含量可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和新鲜度的指标,因此,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针对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分析其优缺点,并探讨了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42.
运用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类型、物性特征及含油性特征等。结果表明: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河控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等8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单井垂向层序、平面沉积微相及储层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类型关系的分析,认为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期基准面下降后期基准面上升的沉积演化过程,且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储层的含油性。研究成果对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卢元刚  王胜男  杨友安 《山西建筑》2012,38(26):180-182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部分斜拉桥桥梁挂篮的结构体系,并针对宽幅桥梁对挂篮刚度、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论述了宽幅桥梁挂篮设计要点,具体就主桁架拉杆加强措施、前后吊系统中钢吊带取缔精轧螺纹钢吊杆的优点、防止错台漏浆措施等进行分析,为类似桥梁挂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李丹丹  江连洲  李杨  王胜男  王梅  李丹 《食品科学》2012,33(21):249-252
以Fe3O4和壳聚糖为原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并对其品貌及结构性质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外貌,大小约为15nm,固定化后粒子大小约为20nm;红外光谱分析证实Fe3O4已被壳聚糖包裹;固定化酶前后粒子晶形完整,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能力和超顺磁性。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最适温度从60℃下降到50℃;最适pH值从10升至11;固定化酶的Km为5.85×10-4mg/mL,游离酶的Km为6.06×10-4mg/mL。  相似文献   
45.
Fe_3O_4/锶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127为表面活性剂和模板制备出分布均匀的Fe3O4颗粒,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颗粒基本无团聚,且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将Fe3O4与锶铁氧体复合制成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磁性能与吸波性能.发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不仅与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配比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和结构有关,我们制备的Fe3O4颗粒由于加入了共聚物F127 ,产生了独特的结构,有助于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反射和干涉损耗,使得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当Fe3O4颗粒的含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6.
从15株乳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冷敏感性较高的菌株(植物乳杆菌KLDS1.0703),研究冷适应对该株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和膜蛋白表达的影响。根据生长速率与温度(开氏温度)相关性的Arrhenius曲线及冷适应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确定该菌株的冷适应条件为:培养至对数中期,10℃冷适应处理4 h。应用GC/MS分析冷适应前后菌体的膜脂肪酸组成发现,脂肪酸18:1△9c的结构中不饱和键由反式转变为顺式;应用双向电泳分析冷适应前后菌体的膜蛋白质组成,分析找到2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3个为特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表明,冷适应处理诱导植物乳杆菌KLDS1.0703膜脂肪酸结构向熔点降低方向转变,而且膜蛋白质出现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47.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发生,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用BBS行为安全观察法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分析了BBS行为安全观察、安全行为学理论、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利用现场调查、行为分析、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杜邦布拉德利曲线得到适合煤矿的布拉德利曲线模型,并以此实施BBS行为安全观察法,然后在观察过程中和观察之后分别提出相对应的行为纠正与改善措施以此来控制不安全行为。结果表明以布拉德利曲线为基点来实施BBS行为安全观察法并将其充分应用在煤矿不安全行为控制中,可在遏制煤矿事故发生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8.
由于鲜食玉米在贮藏期间品质会不断下降,本文利用热烫对鲜食玉米进行前处理,研究其对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对鲜食玉米先进行热烫,然后用复合生物保鲜剂进行保鲜,分析含水量、质量损失率、TPA指标、气味与感官品质等,研究贮藏期间鲜食玉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热烫前处理的鲜食玉米在贮藏期间,水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热烫处理可有效抑制鲜食玉米水分散失。热烫处理的鲜食玉米在贮藏0~10 d时,质量损失率略低于对照,30 d时高于对照2.2%,但差异不显著(p>0.05)。热烫处理鲜食玉米的弹性、粘性及回复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内聚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热烫处理的鲜食玉米气味变化较小。热烫处理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较好,能较好保持色、香、味等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49.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大豆种皮多糖-蛋白乳状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及稳定性的影响。EAI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小,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微波时间与料液比相互作用对EAI影响显著。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微波功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通过综合优化筛选,确定乳化稳定性较好的大豆种皮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80?W、微波时间35?min、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多糖-蛋白乳状液EAI为46.15?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34.3?mV,均优于不添加大豆种皮多糖的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EAI为16.31?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21.5?mV)。研究结果为工业化制备具有高乳化稳定性的大豆种皮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解决单一食用油中营养组分缺陷问题,以大豆油、橄榄油、鱼油和亚麻籽油为基料油,测定其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然后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关于脂肪酸推荐摄入量的要求,依据不同基料油的脂肪酸组成计算其配比并配制调和油,最后测定调和油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豆油、橄榄油、亚麻籽油、鱼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4种油脂配制调和油的最适配比为45%、45%、8%、2%;调和油中主要微量营养成分及其含量为角鲨烯2.18 mg/kg、β-胡萝卜素0.474 mg/kg、α-生育酚73.6 mg/kg、β-生育酚0.6 mg/kg、γ-生育酚132.0 mg/kg、δ-生育酚20.4 mg/kg、总甾醇5 700 mg/kg。所得调和油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脂肪酸推荐摄入量的要求,是一种营养平衡调和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