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陈珺  石晓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Z1):1143-1146,1153
北京的新城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在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同时,如何规划建设健康新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作者尝试以亦庄新城为例,在新城中心地区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方式,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城提供一种选择方式.借鉴国内外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进一步探讨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与可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北京市区中心地区若干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与问题,提出了北京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布局策略与规划原则,并尝试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地区及主要节点,最后对典型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记者: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城市这种大规模人口密集区均被视作传染病快速蔓延的传染源和疫区,以至出现据此控制城市规模的观点。请问今后是否需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石晓冬:城市规模与基础设施、城市产出分别呈次线性和超线性关系,城市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只需要增加0.85倍的基础设施,而产出却增加1.15倍。  相似文献   
34.
人居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美好人居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人居高质量发展是受惠面更充分,社会包容更均衡、文明程度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凝聚力的均衡发展,人居高质量发展需要绿色城乡建设的支持,需要处理好规模增长与存量改造。  相似文献   
35.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前社会关注热点和政府关注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涵盖了土地、建设、法规政策、市场、金融财政、社会保障及城市规划等诸多专业.  相似文献   
36.
北京在筹办、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带动下,首都职能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逐步增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北京以城市新转型、新发展、新生活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奥林匹克公园通过完善功能、提高效率、优化环境、协调机制、城市设计等手段不断优化其功能。  相似文献   
37.
加拿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考虑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 ,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的特点 ,考虑对其战略地位 ,城市综合防空、防灾能力的要求 ,和其发展对用地规模和容量提出的不断扩大的需求 ,提出了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构想及其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9.
回顾了上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中央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梳理总结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八个方面的特点,即用更坚决的态度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用更长远的眼光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用更宽广的视野放眼京津冀广阔空间谋划首都未来、用更刚性的底线约束划定三条红线、用更科学的要素配置统筹三生空间、用更高的标准确定城市发展各项指标、用更真诚的态度着力改善民生、用更深化的改革构建规划统筹实施机制等,同时介绍了具体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0.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程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历程和特点,结合已经编制完成的<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从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集约化发展、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空间深度层次的权属、综合管沟的发展及道路下地下空间的利用等多方面展望了未来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