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2篇 |
免费 | 531篇 |
国内免费 | 2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7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14篇 |
化学工业 | 1075篇 |
金属工艺 | 333篇 |
机械仪表 | 320篇 |
建筑科学 | 541篇 |
矿业工程 | 308篇 |
能源动力 | 115篇 |
轻工业 | 949篇 |
水利工程 | 170篇 |
石油天然气 | 383篇 |
武器工业 | 46篇 |
无线电 | 5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9篇 |
冶金工业 | 286篇 |
原子能技术 | 117篇 |
自动化技术 | 6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1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292篇 |
2021年 | 316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215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371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43篇 |
2009年 | 285篇 |
2008年 | 265篇 |
2007年 | 330篇 |
2006年 | 287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有二种经典算法:双参数CFAR算法和K-分布CFAR算法。本文分析了二种算法的特点,使用RADARSAT卫星不同模式SAR图像分别进行实验,给出二种算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承载数字经济核心价值的数字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按照同质化、非同质化两大分类系统梳理分析了当前主流区块链数字资产的技术体系、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典型应用场景。同时分析了区块链数字资产面临的安全风险,认为当前主要安全风险集中在数据安全、账户安全、合约安全三个方面,并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文章结合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发展现状、安全态势,对区块链数字资产领域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25.
28.
基于分子动力学,从微观角度仿真模拟Ni/Al结合界面的爆炸焊接过程,分析结合界面形成的加载、卸载和冷却阶段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i、Al板碰撞后动能转变为内能,异种金属间互相熔合渗透形成结合界面;冲击速度越大,卸载和冷却阶段扩散变化较明显;由于极高的应变速率和热效应,Ni板、Al板和混合区分别形成了胞状位错结构、多边形位错结构、典型凝固结构;爆炸焊接中FCC、BCC结构可逆向转变,加载时初始温度越高,FCC结构的逆向转化率越高,冲击速度为1500、1750、2000 m/s时,分别提高了7.0%、15.6%、28.0%. 相似文献
29.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外部载荷会导致结构振动,从而引发燃烧不稳定。为了更好地理解燃烧不稳定性,预测外部载荷是很重要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载荷识别方法。首先,设计并加工了导弹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与模态试验,提取典型模态振动频率,验证了所使用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该方法基于有限元模型开展仿真计算,神经网络由仿真结果中的足够样本数据训练,从而使神经网络能够识别典型载荷。搭建地面试验系统,开展地面激励实验获取相关数据,首先进行典型载荷识别,相对误差可达1.21%,验证了所训练神经网络的准确性和试验系统的可行性。随后对随机载荷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用所提方法识别随机动载荷相对误差小于1.82%,该载荷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对于导弹结构设计和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T-1井是缅甸D区块Thingadon圈闭的第一口探井,目的层段测井解释物性较好,但受高密度钻井液伤害,测试为低产层。为释放该井油气产能,探明区域地质储量规模,对该井实施压裂增产措施。鉴于该区为新探区块,对目的层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进行了详细研究。优选和评价压裂液体系、支撑剂和酸液配方,优选出的
压裂液体系配方在170s-1、80℃条件下,剪切120min,具有较好的表观黏;'酸液配方对岩石溶蚀率达28.18%~32.61%。优化设计裂缝长度&导流能力、施工排量、前置液比和平均砂比等施工参数。根据优化出的施工参数进行了压裂效果预测!压裂后初产11.4×104m3/d,一年累计产量接近1950.0×104m3/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