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107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双(三苯基膦)氯化铵为单体,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一种季铵型多孔超交联离子聚合物(QA-PHI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对QA-PHI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A-PHIP的比表面积为903.7 m2·g-1,在0.1 MPa和0℃条件下CO2的吸附量为52.1 cm3·g-1。将QA-PHIP应用于催化CO2与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考察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QA-PHIP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120℃和1.0 MPa条件下反应12 h,可获得99.6%的环氧氯丙烷转化率和97.3%的氯甲基二氧杂戊环酮收率。QA-PHIP表现出良好的底物扩展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钌催化低温活化甲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甲烷部分氧化、水蒸气重整、二氧化碳重整、耦合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中以金属钌为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及各种反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简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活性炭负载磷钼酸(PMA/C)催化剂,运用FTIR、XRD、BET及TG进行了PMA/C催化剂的表征.研究了PMA/C催化α-蒎烯的甲氧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得到加成产物α-松油基甲醚(TME)和α-蒎烯异构产物.以TME产率为指标,考察了PMA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18.8%为最佳负载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PMA/C催化α-蒎烯甲氧基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质量的15%,甲醇与α-蒎烯的摩尔比为2∶1,80℃下反应8 h,TME产率可达到32.79%.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TME产率可达到18.86%.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简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活性炭负载磷钼酸(PMA/C)催化剂,运用FTIR、XRD、BET及TG进行了PMA/C催化剂的表征。研究了PMA/C催化α-蒎烯的甲氧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得到加成产物α-松油基甲醚(TME)和α-蒎烯异构产物。以TME产率为指标,考察了PMAx后可较好地进行氧物种的活化,在光催化、电催化氧化领域表现出超高的催化活性。但目前将CoNC催化剂应用于甲醛催化氧化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合成了钴氮碳/活性炭(CoNC/AC)系列催化剂,通过控制热解温度调节CoNC/AC表面的化学组成和活性位点分布,在700℃下获得的CoNC/AC催化剂在25℃下可实现70 mg·m-3 HCHO 95%的转化率,3300 h稳定性测试发现催化剂HCHO转化率依然稳定在90%左右。与贵金属相比,过渡金属CoNC/AC催化剂具有出色的HCHO去除能力和低成本的优势。此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原位红外揭示了CoNC/AC催化剂上的HCHO去除机制,表明HCHO分子可以与吸附在0价Co位点的O2反应,在室温下生成CO2和H2O(CH2O→HCHO2→CHO2  相似文献   
15.
EXAFS用于Ru置换的固-液相醇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Ru置换的有效的固一液相醇氧化催化剂Ru—hydrotalcite、Ru—Co-Ce—CO3和Ru—spinels进行了EXAFS的对比研究,发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均为单核的Ru。对比属于Ru—hydrotalcite类的两种催化剂Mg—Al—Ru—CO3和Co—Al—Ru—CO3,EXAFS的表征证实,后者由于Co替代Mg,Ru的氧化态升高,实验证实它的催化活性增加。对比属于Ru—spinel类的MnFe1.95Ru0.05O4和MnFe1.8Cu0.15Ru0.05O4催化剂,发现部分Cu替代Fe导致后者的催化活性增加,EXAFS也证实其中Ru的氧化态升高。而Ru—Co—Ce—CO3催化剂具有高的醇氧化活性的原因也是由于Ru的氧化态较高。由此可以证实,在这类Ru改性的催化剂中,Ru—O是反应的活性位,可有效地加速醇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介绍并展望了汽车催化剂组成(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稳定剂、扩表涂层、载体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与汽车催化剂相关的技术,如电子学与化学的耦合用于排放控制、冷启动排放的对策及贫燃条件下的催化技术等。认为以贵金属为主体的三效催化剂继续占有优势,贵金属的回收循环使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膨润土润滑脂的热稳定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助分散剂、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膨润土润滑脂稠度的影响,认为加热温度为40℃是合适的合成温度,对膨润土润滑脂的性能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采用丙酮为极性助分散剂和胺类添加剂作为抗氧化剂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良好的膨润土润滑脂。  相似文献   
18.
胡鹏  赵丹  纪红兵 《化工进展》2023,(12):6133-6135
开发物理吸附驱动的功能化多孔晶态材料用于粗合成气中CO2杂质深度去除是生产高质量合成气的重要途径。尽管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s)在CO2捕获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但在面临痕量CO2捕集和非室温CO2/CO提纯方面常有吸附量下降和产品纯度低等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经典的Mg-MOF-74(1a)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和的蒸汽配位策略可将氨基吡嗪基元(apz)成功地限域在1a孔道中(1a-apz)。结果表明,1a-apz对1/99的CO2/CO混合组分有突出的分离性能,且在348K工况温度下,CO产品纯度和产率分别为99.99%和70.5L/kg。粗合成气H2/N2/CH4/CO/CO2(体积比46/18.3/2.4/32.3/1)穿透实验证实1a-apz仍保持突出的痕量CO2捕集性能。原位气体负载晶态衍射、变温光谱测试、原位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打通一煤矿瓦斯抽采巷道断面小、断面围岩硬度大、机械化程度小的问题;通过对全断面硬岩掘进设备选型、设备特点和排矸工艺等应用分析。现场的生产试验应用证明,硬岩全断面掘进技术打破沿用已久的钻爆施工技术工艺,实现巷道一次成形、排矸连续化以及设备远程控制,减少施工安全威胁、提高煤矿小断面全岩巷道掘进机械化水平及单进水平,巷道每米掘进成本降低253元;可以为类似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