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超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对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Agilent 5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2%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阱质量分析器(orbitrap),喷雾电压3500...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Zn^2+、Ce^3+和La^3+5种不同离子的纳米级TiO2薄膜,使用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光催化试验。研究表明,在5种掺杂离子中,其La^3+的掺杂效果最好,当La^3+的适宜含量为1.8%(质量分数)时,掺杂与未掺杂的XRD图谱基本一致;掺入La^3+离子使得TiO2的晶粒变小,可抑制晶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晶粒逐渐变大,温度为700℃时,其粒径为27.6nm,TiO2为混合晶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3.
金银花中绿原酸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常见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高精确度、准确性和分光光度法多用于定量分析,而薄层色谱法更适于快速定性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04.
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阴影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检测到的建筑物阴影经常受高大树木阴影影响的问题,在可分离亮度的Lab颜色空间建立树木颜色模型,使用查表法准确检测遥感影像中的树木区域。提出根据树木区域和光照方向去除建筑物阴影中树木阴影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为评估人体内O-(2-^18F-氟代乙基)-L-酪氨酸(FET)吸收剂量,选择小鼠作为模型。由小鼠尾静脉注射FET后,在10、30、60、120和180min时处死动物,测定小鼠体内各脏器放射性分布,换算至标准人体内分布数据,按标准医学内照射吸收剂量(MIRD)计算法,估算人体内FET辐射吸收剂量。结果表明:人体骨内照射吸收剂量最高,其值为4.78pGy/Bq,脑和全身内照射吸收剂量最低,约为1.6pGy/Bq,其它脏器内照射吸收剂量为1.6~3.5pGy/Bq,有效剂量为9.0pSv/Bq。按一次静脉注射FET注射液370MBq估算,有效剂量为3.3mSv,其值处在常规核医学研究中可接受的有效剂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6.
罗磊  范彩霞 《计算机工程》2012,38(19):191-194
无重叠多摄像机监控系统在使用局部形状特征进行目标识别时,会忽略颜色信息,且对光学变换具有不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彩色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目标识别算法.通过修正的双色反射模型,提取对光照特性和物体几何特性具有不变性的颜色特征,得到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描述予,利用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建立目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刚体和非刚体目标的识别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O-(2-^18F-氟代乙基)-L-酪氨酸(FET)和O-(3-^18F-氟代丙基)-L-酪氨酸(FPT)由两步法制备。^18F-分别与二对甲苯磺酸乙二酯(TsOCH2CH2OTs)和二对甲苯磺酸丙二酯(TsOCH2CH2CH2OTs)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对甲苯磺酸-2-^18F-氟代乙酯(^18F CH2CH2OTs)和对甲苯磺酸-3-^18F-氟代丙酯(^18FCH2CH2CH2OTs),后两者再分别与L-酪氨酸二钠反应生成FET和FPT,总反应时间小于90min。终产物FET和FPT用乙腈沉淀法分离纯化,未校正总放化产率分别为4.7%和8%。用HPLC法分离纯化,未校正总放化产率分别为20%和30%。FET和FPT注射液放化纯度大干95%.各质量控制指标符合放射性药物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8.
用PET trace回旋加速器通过核反应^14N(P,q)^11C生产^11CO2,经甲烷循环碘化法和”CH3I全自动合成系统制备^11CH3I,合成时间约为12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30%。采用(S-[^11C]甲基)-L-蛋氨酸(^11C-MET)半自动合成装置,使^11CH3I与前体L-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的碱性溶液在Sep Pak Plus C18小柱上发生烷基化反应,并经Sep Pak Plus C18小柱分离,得^11C-MET注射液,烷基化反应时间约6min,放化产率大于85%,放化纯度大于99%,对映纯度约为90%。采用PET-CS-I型全自动合成模块,使^11CH3I与前体L-半胱氨酸发生在柱烷基化反应,并经柱分离后得到(S-[^11C]甲基)-L-半胱氨酸(^11C-CYS)注射液,烷基化反应时间约2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50%,放化纯度大于99%,对映纯度大于90%。制得的^11C-MET和^11C-CYS注射液可用于动物和人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研究油莎豆远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状态与迁移变化规律,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成像技术检测不同温度(50、60、70℃)下远红外干燥过程中的横向驰豫时间,分析峰面积A2x的变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图像的变化以及干燥前后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红外干燥过程中,温度为50、60、70℃时干燥至终点分别用时为450、360、260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促进其内部的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的迁移。干燥过程中自由水逐渐减少外观发生收缩形变表皮皱缩,自由度高的水分向自由度低的迁移导致弛豫图向左迁移。水分总峰面积与干基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R2分别为0.989 03、0.991 34、0.990 46,回归线性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通过MRI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红色面积逐渐缩小,油莎豆内部水分分布状态不断变化。干燥前后油莎豆微观结构变化明显,轮廓模糊、淀粉堆积。该研究可以为油莎豆的远红外干燥工艺设计、水分分布情况及水分状态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