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3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7篇
电工技术   170篇
综合类   98篇
化学工业   411篇
金属工艺   111篇
机械仪表   67篇
建筑科学   161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132篇
水利工程   129篇
石油天然气   88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篇
冶金工业   42篇
原子能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2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上海化工装备研究所研制的WB-1、WB-2型高分子合金修补剂3月2日在沪通过化工局鉴定。WB-1型修补剂主要用于机械零部件磨损后的修复,如轴、轴套、阀门等,用于泵壳、叶轮气蚀后的修补以及气缸、铸铁件、油罐裂缝的填补。WB-2修补剂主要用于设备管道腐蚀后的  相似文献   
32.
引言自从确认氯乙烯单体(VCM)是致癌物质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制订出VCM残留量卫生标准,如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残留VCM一般小于10ppm,PVC塑料制品,食品包装材料,允许残留VCM为1ppm。而用一般工艺条件生产的PVC树脂,成品中VCM残留量高达几百ppm,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前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氯乙烯(VC)与纤维素醚类分散剂水溶液的界面张力,研究温度、分散剂浓度以及纤维素醚的分子量和取代基团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聚氯乙烯(PVC)颗粒质量的影响及合理选用分散剂提供参考。并以三氯乙烯(TCE)代替VC作模试,发现真实值与模拟值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4.
硬质PVC挤出发泡材料的塑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测定了挤出发泡PVC混合料的恒温、升温熔融塑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VC树脂聚合度增加,塑化时间和加工转矩增加;随着ACR加工助剂用量和分子质量的增加,塑化时间缩短,转矩增加;ACR抗冲改性剂具有类似ACR加工助剂的塑化改良行为;添加填充剂碳酸钙促进PVC熔融塑化;ADC发泡剂可延缓PVC混合料的塑化速率、提高熔体粘度,添加发泡剂NaHCO3将大大延缓混合料的塑化速率。  相似文献   
35.
对以正丁烷(But)为反应介质的新型氯乙烯(VC)非均相聚合动力学和成粒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VC-But二元体系气液平衡方程,由聚合过程气相压力或组成变化计算VC聚合转化率,VC非均相聚合的诱导期不明显,自动加速现象一般发生在聚合前、中期,后期聚合速率较小,新型VC非均相聚合PVC树脂的体粒径与悬浮PVC树脂相当,数均粒径较小,PVC颗粒由基本不熔结的初级粒子组成,颗粒内部初级粒子分布密度大,粒径大,孔隙率高;而在颗粒表层初级粒子分布密度高,粒径小,孔隙率低;树脂的增塑剂吸收率远大于悬浮PVC树脂,根据PVC树脂的颗粒特性和PVC与VC/But混合液的溶解度参数差异,推断聚合成粒机理为:PVC分子链在很低转化率时就从聚合介质中沉析出来并聚集形成微区,初级粒子和颗粒;后期成粒过程包括颗粒内部初级粒子的增长和向表层的离心聚集,颗粒对新形成的大分子链及其初级聚集体的捕捉等。  相似文献   
36.
在有机玻璃釜中,以冷模方法研究挡板条件对粘釜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发现挡板系数在0.1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的发展及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作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了H-PVC的加工性能和表征方法,并讨论了分子特性和颗料特性及加工组成、加工条件对加工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H-PVC加工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连续加压炔化反应合成脱氢芳樟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液氨为溶剂 ,在反应温度 35~ 4 0℃ ,压力 2 0~ 2 5MPa的条件下 ,6 甲基 5 庚烯 2 酮连续加压乙炔化反应制备脱氢芳樟醇工艺 ,考察了反应时间、物料量比对反应的影响 ,并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 ,反应温度 35~ 4 0℃ ,压力 2 0~ 2 5MPa ,n (6 甲基 5 庚烯 2 酮 )∶n (催化剂 )∶n(乙炔 )∶n(液氨 ) =7∶1∶5 1∶15 3,反应时间为 2 1h ,脱氢芳樟醇收率为 92 %~ 94 % ,产品经减压精馏后 ,脱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大于 98%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毛细管法,测定氯乙烯(VC)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的界面张力,研究了温度、PVA的浓度及醇解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以三氯乙烯(TCE)代替VC作模拟实验,发现VC体系的相对界面张力与TCE体系相对界面张力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这对氯乙烯悬浮聚合分散体系的选择和树脂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本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动力学,对不同引发剂体系分析热负荷分布,并对7 m~3聚合釜传热面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