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45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基于气固两相流和冲蚀理论对常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和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冲蚀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对常规旋风分离器,其壁面冲蚀磨损速率从筒体顶端向下逐渐减小,在筒体L1/H1=0.8以下区域,磨损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L1/H1=0.8以上区域,冲蚀磨损呈增大趋势,最大为2.3′10-6 kg/(m2×s);在锥体L2/H2=0.35以下区域,冲蚀速率逐渐减小;而在L2/H2=0.35以上区域呈逐渐增大趋势,在锥体顶端达最大值2.0′10-7 kg/(m2×s). 对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在筒体L1/H1=0.8以上区域,壁面最大冲蚀速率为0.5′10-6 kg/(m2×s),远小于常规旋风分离器. 在锥体从锥底向上冲蚀速率逐渐减小,在锥体顶端为0.4′10-7 kg/(m2×s),小于常规旋风分离器. 在小粒径范围内,分离效率随粒径增加而基本呈线性递增趋势. 粒径大于4 mm时,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压降随防磨板高度增加逐渐减小. A3型防磨分离器压降为360 Pa,小于常规分离器压降550 Pa. 为了降低旋风分离器壁面的冲蚀磨损,减少出口压降损失,粒径大于4 mm时,可选择最合理的B1型防磨分离器提高旋风分离器的防磨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62.
程刚  郭永存  胡坤 《煤矿机械》2012,33(1):89-91
为了保证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与Pro/MECHANICA的强大功能,对传动滚筒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获得所选参数对滚筒质量、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趋势和相对规律,为滚筒优化设计筛选参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3.
事故树在深孔爆破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综合分析影响深孔爆破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深孔爆破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爆破事故树图,并进行定性分析。针对深孔爆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所需采取的预防措施,为深孔爆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4.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深度自抗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坤  张孝芳  刘常波 《兵工学报》2013,34(2):217-222
根据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操纵控制过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UUV深度自抗扰控制器(ADRC)。针对ADRC控制器控制参数较多的问题,将其参数设计转化为一种辨识问题。借助遗传算法,对UUV深度控制系统中的ADRC控制参数进行了辨识,并对其在无外界干扰和近水面航行受波浪力干扰两种情况下的深度控制进行了仿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ADRC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深度保持性能,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PID控制相比,ADRC控制的操舵幅度和操舵频率有了明显降低,其控制品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65.
潜艇水下空间机动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坤  张洪刚  徐亦凡 《计算机仿真》2006,23(5):10-13,52
目前,研究潜艇空间机动的运动特性、操纵控制方法和战术运用,已经成为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急待解决的课题。该文介绍了潜艇平面运动操纵方程和空间运动仿真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仿真程序,对潜艇空间机动的三种操纵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依据潜艇操纵性理论,通过对潜艇水下低速和高速空间机动仿真,对低速和高速时潜艇定常螺旋运动、定常潜浮运动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航速对潜艇横倾的影响,得出了高速空间机动较低速空间机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66.
西江30洼位于惠州凹陷西南部,由于前期深层地震资料差、钻井少等原因,研究区地质研究及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浅层,而对深层文昌组关注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源汇体系分析及有利砂体预测,制约了该区勘探进程。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在“源-汇”理论指导下对西江30洼陡坡带文昌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惠西低凸起中生界花岗岩为西江30洼提供物源,源区发育6个汇水单元,对应6个沟谷通道,并定量统计了汇水面积、集水高差、搬运距离、沟谷类型、宽深比等参数。基于地震沉积学及构造背景分析,认为西江30洼陡坡带垂向上发生了由扇三角洲向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转换,文四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可识别出5个扇体,文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识别出3个朵叶体。惠州运动所引起的裂陷迁移和古地理格局的变化是西江30洼陡坡带发生扇-辫沉积体系转换的主要原因。通过源汇各要素相关性分析,明确汇水面积和搬运距离是控制西江30洼陡坡带砂体发育规模的主控因素,并指出F汇水单元输砂能力最强,其对应的文四段扇体4和文三段朵叶体3,展布规模最大,地震相特征最优,有利于优质储层发育,是下步勘探的有利区带。通过以上分析指明了西江3...  相似文献   
267.
为拆除复杂环境下108 m高造粒塔,在仔细分析造粒塔周围环境和拆除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采用定向控制爆破的方法成功拆除该造粒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出造粒塔顶端节点在竖直方向(z)和倒塌方向(y)的位移均为108 m,竖直下落的速度未发生突跃,非倒塌方向(x)位移几乎为0,造粒塔倒塌充分,...  相似文献   
268.
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层流预混火焰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滞止面火焰法、热流法、肥皂泡爆炸法及定容弹法等预混层流火焰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预混层流火焰燃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69.
深厚表土多圈管冻结温度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深厚表土多圈管冻结温度场的演变规律,考虑压力对土体结冰温度的影响,研制了深厚表土冻结壁温度场试验系统.依据相似理论,以赵楼风井井筒冻结工程为原型,进行加载后的多圈管冻结温度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圈冻结管冻结锋面交圈时间为50 d,冻结壁厚11.2 m,冻结壁平均温度-22.8℃,拟合得到冻结壁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函数T1=-3×10-93τ+2×10-52τ-0.0358τ+2.932,井帮温度随时间变化函数T2=-0.0207τ+10.32.特征面温度场进入拟稳定阶段后,冻结壁厚度基本稳定,冻结壁平均温度、井帮温度满足井筒开挖要求;特征面温度场进入稳定阶段后,冻结管冷负荷主要用于维护冻结壁向内扩展区和向外扩展区的温度.  相似文献   
270.
稻谷吸附与解吸等温线的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拟合稻谷等温线的4种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对我国不同类型的稻谷(籼稻、粳稻、糯稻)、糙米和精米吸附与解吸等温线数据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Strohman—Yoerger模型最适合拟合籼稻(包括糙米和精米)、粳稻的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及糯稻的吸附等温线,而修正Oswin模型(MONE)最适合拟合糯稻的解吸等温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