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南京铅锌银矿废水零排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适度处理和合理利用,成功实现了南京铅锌银矿生产废水的100%回用,真正做到了矿山废水的零排放,杜绝了矿山废水对长江的污染,保护了周围环境,同时还变废为宝,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乘客出行轨迹的公交断面客流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估算公交断面客流,提出一种对刷卡乘客分类推断上、下车站点并扩样叠加轨迹的方法。首先通过融合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推断不同类别刷卡乘客的上、下车站点;然后,结合投币乘客的出行特征,用低出行频次刷卡乘客的出行轨迹拟合投币乘客的出行轨迹,并对全部乘客的出行轨迹进行叠加;最后以广州公交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免交通调查近似得到单条公交线路的断面客流。  相似文献   
13.
南京铅锌银矿是多金属铅锌混合矿,原流程为先除碳,后铅、锌、硫依次优先浮选。因原矿含碳量降低,经改造为先快速浮选船,后仍为铅、锌、硫依次优先浮选,提高了铅和银的回收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以油制气的合成氨系统,有两座φ800合成塔,触媒床层高度为8510mm,内件为三套管结构,两个系统并联生产,合成塔入口压力为22.0 MPa左右,入塔气量约51000 Nm~3/h,入塔气CH_4+Ar含量约在16%左右。  相似文献   
15.
岩土热导率测量和温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QTM-D2常温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了典型砂、黏土、岩石的导热特性,探讨了室内外试验、试样饱和程度对测量结果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试样导热系数的尺寸差异,为现场岩土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热线法测量时,试件尺寸影响范围不大,不同几何尺寸边界的测量结果很接近。根据国内外对导热系数的温度影响问题的研究实际,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和数值理论计算,总结了常温条件范围内各类岩土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以及它们的温度变异影响系数β。各类岩土材料的β值普遍较小,大多在10-3的数量级上,导热系数与温度关系曲线近线性。该系数和这些经验公式的导出对中国北方地区岩土材料导热性能的理解及温度场模拟工作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井含水层储能系统是一项新的将热泵系统和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相结合的节能环保技术,是当今世界缓解能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准确预测水源热泵工程周围渗流场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储能效果影响很大。分析了地下含水层储能的一般特点,基于地下水水流运移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沈阳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进行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的渗流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地下水环评结果更加真实,通过试验和拟三维方法数值模拟开展包气带-饱和带耦合模拟工作。为进一步说明包气带对核素迁移的迟滞(延迟和滞留)作用,开展了不考虑包气带的模拟并与耦合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1)由于包气带对核素迁移的迟滞作用,吸附性较强的Se-79、Pd-107、Cs-135和Sn-126迁移至潜水面处的浓度远小于泄漏的放射性液体核素浓度,所致公众食入年待积有效剂量已小于剂量限值0.1 mSv,只有吸附性较弱的C-14所致公众食入年待积有效剂量大于0.1 mSv,需进行耦合模拟;(2)C-14在对流作用下不断向下游迁移,在弥散作用下污染范围逐渐增大,在地下水稀释及衰变、吸附作用下浓度逐渐降低。通过耦合模拟得到的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所致公众食入年待积有效剂量小于剂量限值0.1 mSv;(3)包气带对核素迁移的迟滞作用使地下水中C-14的浓度大大降低、迁移距离明显变小:地下水中C-14峰值浓度在考虑包气带时为2.15 Bq/L,不考虑包气带时为9.4×104 Bq/L;事故发生后第1、5和10年,考虑包气带时C-14迁移距离分别为1.5 m、4 m和4.2 m,不考虑包气带时分别为3 m、12 m和17 m。  相似文献   
18.
唐巍  胡继华  严国灿 《电子工程师》2011,37(3):27-29,36
针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应急需要,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平台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从应急救援反应机制出发,提出了明确的系统设计目标,并采用3层架构模式设计了事故上报、实时监控、应急资源和队伍调度等子系统,最终对各子系统进行整合,设计完成了该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的建立改善了原有信息传递模式,为及时、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GIS的动态应急资源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利用实时的道路信息、救援状态信息和应急资源配置信息,设计了一个实时、动态的应急资源调度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实现了利用实时信息动态生成应急资源调度方案。最终通过一个实例应用,结果证明了系统的实用价值,可以为应急资源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