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文在收集整理了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川东北罗家寨构造的构造特征,表明罗家寨构造是在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大巴山弧形构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罗家寨构造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四个主要构造时期,即印支运动中晚期、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中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其中喜马拉雅运动中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是罗家寨构造形成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负压空吸作用是油气藏的成藏机制之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震是构造应力在瞬间强烈释放的表现,震区产生的负压空吸作用对地下流体运动影响很大,是油气成藏的机制之一。将油气在负压空吸作用下运聚成藏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地震前平衡期地应力差值微小,油气在浮力等驱动力作用下发生运移;地震前准备期孕震区地应力逐渐集中,储集应变能;地震发生时为成藏期,震区应力瞬间释放,在震区及其附近产生地震裂缝网络,在巨大地应力差值造成的负压空吸作用下,地下流体和所含油气快速运移于新生裂缝网络中,形成油气聚集;地震后平衡期内油气运移不明显,如果震后新生裂缝区裂缝中的地下水形成新矿物而占据裂缝体积,将给裂缝中聚集的油气增加附加压力。图2参13 相似文献
13.
含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研究其渐进破坏过程对于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软弱夹层的应变软化特性,推导了开挖工况下含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微分方程,并理论分析了渐进破坏的过程和阶段;对比摩尔-库伦本构模型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应变软化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边坡软弱夹层的渐进破坏过程,并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含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可分为初始、等速与加速变形3个阶段;在开挖工况下,破坏首先产生自坡脚,而后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展,沿软弱夹层延伸至坡顶,并在坡顶产生拉张破坏,边坡的整体破坏模式表现为滑移-拉裂式。 相似文献
14.
桐子壕滑坡位于嘉陵江右岸,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岩石强风化层两个滑坡组成。桐子壕航电工程进厂公路从滑坡体中部穿过,滑体一旦失稳将直接威胁进厂公路,同时滑入嘉陵江还可能造成河流雍堵,威胁下游桐子壕航电工程主体和中断嘉陵江航线。通过稳定性分析表明,天然工况下,滑坡各剖面安全系数为0.69~1.10,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公路内侧滑坡下滑力最大,为1845.4kN/m-2340.1kN/m;公路外侧浅层滑坡下滑力为135.2kN/m-181、5kN/m;公路外侧中层滑坡下滑力为304.8kN/m-348.1kN/m。 相似文献
15.
LZ 地区储层为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控制了储层的储渗空间和井的产能。通过对LZ 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并结合野外露头资料对裂缝产状进行分期配套,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横张缝、剪切缝以及断层伴生缝和派生缝等构造成因裂缝。针对以上3 种构造裂缝类型,分别采用构造曲率法、古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法、地震不连续性检测法等对该区不同类型裂缝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权重评价方法综合这3 种预测成果进行裂缝的综合预测,即建立各预测方法的准确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函数,再根据预测方法的准确率确定权重系数,将不同方法的预测成果进行综合权重计算,从而对研究区致密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综合预测,经钻井资料证实其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变截面细长压杆由于其节省材料且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故在地质工程结构、起重机械、桥梁结构、飞机结构中被大量使用,但是与之相关的稳定性分析理论极不完善。主要是工程中变截面失稳问题所求得的微分方程不是常系数,求解时往往要遇到数学上的困难。常用变截面压杆稳定计算的方法有:静力法、能量法、半解析求解法、有限单元法等。文中基于小挠度理论简要分析了变截面压杆失稳问题,展开了对变截面压杆构件失稳承载力的初步研究,得到解析解。以长度L为20 mm,该杆的高、宽均为1 mm,弹性模量E为2×105 MPa的压杆作为分析对象,计算出其临界力Fcr=841.25 N。有限元法通用程序绝大部分采用位移分析法分析,而位移计算的精度比较高,但有限元法由位移计算应力,是通过应变-位移关系和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的。应力-应变是代数关系,而应变-位移是微商关系。虽然位移精度较高,但微商只能转化差商等用差值近似处理,这就使应力精度大大降低。使用解析解Fcr=840N分析该压杆的最大Mises应力位置为固定端中点处,大小为2 741 N/mm2。本研究将应用解析法、有限元法,求解等截面在边界条件(一端固定、一端铰支)下的屈服荷载和屈服形态,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根据模拟区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古构造应力场,从而对构造裂缝进行定量预测和空间分布规律的预测.为深埋地下建筑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深部巷道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以山西某矿2301巷道作为试验巷道,采用P-Q-t参数法、浆液填充率法、岩体力学参数法、分段注水法、钻孔电视法、物探法对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锚杆、锚索预紧力进行测试和巷道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P-Q-t参数法以定压与定量作为注浆结束依据,注浆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且注浆速度小于5 L/min的时间持续一定时间,则结束注浆。注浆后地层注浆填充率为93.2%,岩层整体性得到提高且孔隙率降低了39.35%,地层注水量明显减少,裂隙发育度降低;注浆后,钻孔裂隙被白色浆液填充,围岩完整性得到提高,条纹消失,地层成为连续的整体;锚杆、锚索,预紧力均达到150 kN,巷道变形量较小,满足了工作面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