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澳门地区原水及海水中的病原虫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是水源性流行病中常见的病原体,通常以孢囊或卵囊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常用消毒剂对其消毒效果较差,我国目前尚无饮用水的病原虫标准,有关病原虫在我国饮用水系统中存在情况的调查也未见报道,澳门自来水公司化验研究中心在已完全掌握了病原虫的检测方法后,对澳门地区供水系统及海水水样中的病原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受到污染的原水中有病原虫检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苦荞金属硫蛋白(FtMT)的生物学功能,制备具有穿膜活性的重组FtMT。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将FtMT和融合穿膜肽的Tat-FtMT、11R-FtMT编码基因定向克隆至碱性磷酸盐启动子(phoA)分泌型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低磷酸盐诱导重组蛋白可溶表达后,经镍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紫外光谱扫描分析、鉴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比色法分析重组FtMT蛋白金属结合特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穿膜肽介导的FtMT蛋白的穿膜活性,通过MTT细胞增殖试验分析穿膜肽-FtMT融合蛋白对胰岛细胞Ins-1和心肌细胞H9c2在高糖、高脂及缺氧毒性条件下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获得纯度较高的可溶性FtMT、Tat-FtMT和11R-FtMT重组蛋白,3种重组蛋白具有几乎一致的金属-巯基簇特征吸收峰,具有较强的金属离子结合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穿膜活性试验证实Tat-FtMT和11R-FtMT蛋白较FtMT具有显著的跨膜转运功能(P0.05),外源穿膜肽-FtMT融合蛋白可通过跨膜进入胞内,显著降低Ins-1和H9c2由高糖、高脂以及缺氧毒性导致的氧化损伤(P0.05)。试验成功实现了重组穿膜肽-FtMT融合蛋白的表达,在细胞水平分析其抗氧化损伤作用,为FtMT的食药资源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如何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经济实用的技术来保障甚至提高供水水质,已经成为中小规模城市供水系统共同面临的问题。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水质和工艺情况,选用合适的助凝剂,有效地提高了对藻类的去除并显著降低了出厂水浊度。另外,较高的管网余氯有效地控制了管网水水质。多年运行实践表明,出厂水浊度可以稳定地控制在0.1NTU左右,管网末梢细菌总数基本低于10个/mL。  相似文献   
14.
四甲基吡嗪(TTMP)是中药川穹的有效成分,属吡嗪类生物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的作用。发酵食品中的TTMP主要是由美拉德反应和微生物代谢产生,TTMP是发酵食品的健康功能成分之一。该综述重点介绍了发酵食品中TTMP的检测方法、高产TTMP菌种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提出发酵食品中TTMP的增产策略,为深入研究TTMP的生物合成路径和TTMP高产菌株应用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toscape 3.7.2研究发酵菌群的共存关系网络。结果表明,醋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远高于真菌群落。醋醅中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优势真菌属为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细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具有显著的拮抗性;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存在协同作用。真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岩屑图像技术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岩屑表征信息的再现,在含油显示识别中避免了人为误差,大幅提升了岩屑录井技术含量,在垂直井录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大斜度井中受岩屑床影响,含油岩屑分散、滞留、拖尾现象严重,该项技术按常规方法在大斜度井中应用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无法准确判断含油显示位置,经常出现漏失显示的现象。通过应用岩屑荧光面积比值、差值两项参数将含油显示与基值动态分离,并将二者间的差幅放大,使含油显示位置得以突出,从而达到准确识别油气显示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首先对导致酸奶腐败变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红酵母和根霉菌是最常见的酸奶污染真菌种类。通 过速冻研磨的DNA提取方法获取酸奶中真菌总DNA,在比较了各微生物的检测DNA条形码后,确定了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 基序列(LSU)这两个基因序列在酵母菌和霉菌的分子检测上均呈现较好的扩增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酵母和根霉菌的荧光定 量PCR标准检测曲线,形成了一套乳制品中真菌的快速检测体系,将酸奶中污染真菌的检测时间缩短至5 h。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夏季高温条件下我国北方食醋酿造企业时常出现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地影响了食醋的营养成分和品质。为了深入研究高温条件致腐微生物,课题组选取了5个不同批次的腐败醋样进行分离鉴定,且应用微生物宏基因组分类测序方法分析了强产气菌群TYF-LIM-L09的组成结构,并研究了该菌群的生长特征、温度与乙醇耐受、产气能力及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从腐败醋样中共分离获得了4个稳定菌群及46株细菌,其中44株菌分别属于Rummeliibacillus,Enterococcus,Vagococcus,Lactobacillus,Bacillus,Staphylococcus,Brevundimonas,Paenibacillus,另有2株分离菌尚无已知定义属。强产气菌群TYF-LIM-L09由6个以上菌属组成,其在50 ℃生长良好,能耐受体积分数高达8%的乙醇,产生CO2体积分数可高达71.43%,且该菌群的丙酮酸激酶和丙酮酸脱羧酶具有较高活力,推测其为引起食醋腐败胀气的关键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实验设置与考核办法,重新编写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验课教材,调整专业实验课结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加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井壁取芯的岩芯观察描述、热解分析、气相色谱以及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初步建立了水淹层解释、油层厚度划分、以及不同油层识别方法的辅助标准,为提高特高含水期各类储层的厚度划分精度、水淹层解释精度等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辅助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