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6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本刊1980年第6期上发表了我们撰写的“为什么要发展人造轻骨料”一文,那末人造轻骨料应该如何发展呢?通过1980年上半年对有关省市的调查材料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人造轻骨料是一种发展中的新型建筑材料,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建国以来人造轻骨料在研究、设计、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近期内,应对现有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分发挥人造轻骨料的优势,在地区和品种上必须积极而有重点的发展。预训,在调整时期以后需要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32.
范锦忠 《砖瓦》2010,(10):41-44
重点介绍耐火隔热陶粒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耐火砖主要性能、耐火隔热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品应用实例(窑炉陶粒混凝土耐火砖内衬、高烟囱陶粒混凝土内衬、高温炉陶粒混凝土隔热垫层等)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3.
介绍陶粒的膨胀机理、膨胀温度范围,分析陶粒回转窑内结块、结圈的原因,建议采取选用或调整原料、外掺高熔性细料、优化煤粉燃烧系统、提高看火操作水平等有效措施,解决窑内结块、结罔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陶粒膨胀率.有效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我国陶粒生产中焙烧热耗组成及总热耗偏高的现状,提出降低陶粒生产热耗的三项措施,可使陶粒焙烧总热耗减少约30%。文中还展望进一步提高陶粒回转窑热效率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
丹麦 F.L.史密斯(Smidth)公司于1979年4月和1982年6月两次派员来我国就莱卡陶粒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应用问题进行技术座谈。去年5月受该公司的邀请,中国轻质陶粒考察订货组赴丹麦、奥地利、挪威等国,参观了菜卡陶粒厂4个、莱卡陶粒砌块厂5个、莱卡陶粒条板厂2个、莱卡陶粒大板厂1个,并与丹麦方面就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36.
范锦忠 《粉煤灰》2010,22(3):36-40
介绍陶粒的膨胀机理,生产超轻陶粒对原料化学成分要求与膨胀温度范围,粉煤灰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外加剂种类与功能,利用粉煤灰生产超轻陶粒实例,利用粉煤灰生产超轻陶粒的可能性等,以促进我国利用粉煤灰生产超轻陶粒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范锦忠 《砖瓦》2008,(6):37-41
介绍国内外利用废渣生产陶粒、陶粒生产线节能措施、减排措施的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以促进人造轻骨料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8.
论陶粒及陶粒制品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了20多年来国内外资源和作者的测算结果,论证了陶粒及陶粒制品五大优势:性能优良、经济效益好、节能效果显著、适应性强和用途广泛。提出发挥上述优势的关键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应进一步规范陶粒衣陶粒制品的标准和应用规程,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努力开发和创造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以长期保护陶粒及陶粒制品行业的兴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1988年建成投产的广州华穗轻质陶粒制品厂黏土陶粒生产线,其主要设备和技术从丹麦F.L.史密斯公司引进,配套设备和技术全部由国内配制,年产超轻陶粒(平均堆积密度约410kg/m^3)18.8万m^3。十几年的生产和应用实践证明,华穗厂生产的陶粒产品质量优、能量消耗低、环境保护好、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尤其是2001年以来,该厂产销两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适应市场需求.目前该厂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40.
本文主要介绍超轻陶粒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屋面隔热保温垫层、楼板面隔声防水垫层、建筑物底层地面防潮保温垫层、地下建筑围墙外和地面下的防渗防潮保温垫层等方面的主要优点和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