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玉米秸秆(CS)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采用挤压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玉米秸秆生物炭(PE?HD/CSB)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马来酸酐(MA)对PE?HD/CSB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旋转流变仪(DHR?2)、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CSB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Harmonic?Mean界面方程研究了CS和CSB同PE?HD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与CS相比,CSB的芳香化程度增加,且与PE?HD的界面张力更低,MA的加入提高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相容性及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西埃塞俄比亚地盾位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增生岛弧的北东向缝合带内,属于埃塞俄比亚西部地区造山带型金矿远景区。奥格哈利法金矿为西埃塞俄比亚地盾的典型矿床之一,通过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识,有助于该区域矿床的勘查活动。奥格哈利法金矿产于与泛非期造山活动有关的剪切带中,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前寒武基底,通过造山期的变质作用活化、运移至张性构造中富集成矿。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包括钠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绿帘石化,其中硅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该区域找矿可考虑综合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进行靶区的圈定和筛选,硅化和黄铁矿化蚀变为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津巴布韦德特地区广泛出露电气石伟晶岩和含锡石伟晶岩,自1920年在该地区发现锡伟晶岩以来,总计持续了74年的矿山经营,直到1994年因资源枯竭关闭,因此寻找深边部隐伏矿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现场考察以及收集该地区以往锡矿山开采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含锡石伟晶岩的空间分布、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结合矿山钻孔资料和认为该区含锡伟晶岩中锂、铌、钽均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分析和讨论该矿床的产出地质环境和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供下一步勘查部署参考。  相似文献   
15.
喷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钢纤维.依靠压缩空气将钢纤维混凝土高速连续地喷射到岩而,钢纤维混凝土与围岩密贴为整体,使围岩成为隧洞承载结构的主体。在地下工程中,可代替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支护。介绍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在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工程巾的应用,以及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6.
卡莫亚铜钴矿床位于中非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内,与坎博韦大型铜钴矿床毗邻,为该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矿床产于卡莫亚—坎博韦推覆体内,矿体赋存在中元古界加丹加群罗安组内。文章以卡莫亚铜钴矿床最新勘查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矿化特征等进行阐述,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卡莫亚铜钴矿床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经后期多次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作用而形成的层控型铜钴矿床。根据野外找矿经验和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斑岩铜矿和矽卡岩铜矿在秘鲁有重要的成矿地位,秘鲁东南部古近系安达维拉斯-亚乌里(Andahuaylas-Yauri)斑岩-矽卡岩铜钼成矿带是最近十几年来铜钼多金属有重大找矿突破的成矿带。成矿带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腹地,受纳兹卡板块(Nazca Plate)向南美大陆板块俯冲的影响,地表拆离断层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说明成矿期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该成矿带在空间上岩体内的斑岩型和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及围岩中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三位一体”。研究安达维拉斯-亚乌里斑岩-矽卡岩铜钼成矿带的空间、时间和成矿规律,对指导在区域内和具有同样成矿地质条件地区寻找斑岩-矽卡岩铜钼多金属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KIMPE铜钴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IMPE铜钴矿矿床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新元古代加丹加系罗安群地层为初始矿源层。成岩成矿期后,卢菲利造山运动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重新富集。此外近地表环境下的表生富集作用,导致了表生矿体的形成。KIMPE铜钴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570)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的玻璃纤维(GF-KH570),进一步在GF-KH570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玻璃纤维-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GF-KH570)-g-PMMA)增强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仪和光电子...  相似文献   
20.
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纳米TiO_2进行包覆,得到TiO_2-g-APTES,再通过CuBr和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组成的催化体系,在纳米TiO_2表面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接枝聚丙烯腈(PAN),再与聚丙烯(PP)共混制得复合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和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得到分子量可控和分子量分布较窄的TiO_2-g-PAN。添加了TiO_2-g-PAN的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