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7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董群  李楠  柴野 《化学工程》2013,41(1):54-57
对垂直筛板帽罩内装催化剂构成的新型塔构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板孔动能因子、催化剂藏量、床层空隙率对塔构件压降、罩体喷出量以及液泛和漏液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降随板孔动能因子和催化剂藏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床层空隙率的增加而减小;罩体喷出液体量随着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床层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催化剂藏量的增加而减小;漏液速度随液体流量、藏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少;液泛速度随床层空隙率、液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藏量增加而增大。新型塔构件流体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2.
用FCC催化剂和空气对垂直筛板流化床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圆型、方型及倒锥型垂直筛板内构件的板孔气速、帽罩孔面积/板孔面积比等筛板结构和流化条件对流化床床层压力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筛板流化床属快速流化床,床内无气泡,颗粒返混小,气-固流化好。板孔气速、筛板结构等对3种垂直筛板床层压力降的影响规律相同。方型垂直筛板的床层压力降最大,圆型与倒锥型垂直筛板的床层压力降相差不大,床层压力降随板孔气速、帽罩底隙高度增加而增大,随固体循环量增加有一最大值,随帽罩孔面积/板孔面积比、板孔径的增大而减小。适宜的帽罩结构尺寸为,板孔面积与帽罩截面积比为0.42,帽罩底隙高与板孔径比0.36~0.64,帽罩孔面积与板孔面积之比大于1.2。最大板孔气速可达6.4 m/s。  相似文献   
53.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亮  董群  王鉴 《广州化工》2005,33(6):20-22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氧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获得理想的预硫化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条件。介绍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在预硫化过程中影响催化剂预硫化效果的因素。预硫化操作中,温度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4.
采用脱水、脱芳烃的固体石蜡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考察了石蜡用量、钝化时间、钝化温度对加氢催化剂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微反装置对钝化前、后的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同时以ONU自热测试装置对钝化的催化剂自热最高温度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钝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石蜡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是可行的,最佳的钝化工艺条件为:石蜡与催化剂的质量比15%,钝化时间10~15min,钝化温度60℃。该工艺操作简单,可有效抑制催化剂的自热反应,并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易于活化。  相似文献   
55.
在自制的固—固套管式换热器中,以催化裂化催化剂为原料,对系统的循环特性、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床层密度、提升风量、床层温度、催化剂粒径等因素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提升风量增加,表观气速增大,床层密度下降,传热系数下降;提高床层温度,减小催化剂的粒径,传热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56.
多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醚作分散剂,将接枝单体和引发剂均匀分布到聚丙烯(PP)粒子表面,改善相间传质;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方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接枝PP。考察了接枝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界面剂用量等对接枝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分散剂消除了普通固相反应出现的结块现象,接枝单体分布比较均匀;PP为20.0 g时,n(BA)/n(MAH)/n(St)为2:1:1,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在80℃反应1.5 h,得到了接枝率为3.48%的接枝产物;产物的拉伸强度没有变化,但极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催化剂的填料方式,综述了国内催化精馏技术在醚化、酯化、加氢、烷基化、酯交换、水解等反应中的新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从固体吸附材料方面综述了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吸附剂.根据吸附剂的种类不同,介绍了分子筛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和粘土吸附剂等的吸附机理﹑改性﹑脱硫效果和再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吸附剂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的提高和吸附机理的深入研究是脱硫固体吸附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9.
在实验室用常规浸渍法并增加适当处理步骤制备了Ga/Zn/Pt/HZSM-5催化剂,在实验室微型连续流动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用4种原料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它对正己烷具有良好的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反应4h的芳烃收率为52.08w%,单程反应151h的平均芳烃收率为50.36w%。油田轻烃在该催化剂上单程反应240h的平均芳烃收率为47.95w%,累计运转1044h活性无明显下降。重整抽余油和热裂化汽油也是用这种催化剂进行芳构化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60.
C_5-C_8正构烷烃直接转化为芳香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常规浸渍法制备出GaZnHZSM-5催化剂,通过对正己烷的芳构化试验表明其活性高于HZM-5和用常规浸渍法制备的GaHZSM-5、ZnHZSM-5催化剂。用GaZnHZSM-5催化剂对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分别进行芳构化性能考察,在常压、500℃、重时空速10小时~(-1)的比较缓和的反应条件下,碳数越高的烷烃芳构化效果越佳,正戊烷的芳烃收率只达22.91%。在常压、550℃、重时空速0.5小时~(-1)的比较苛刻的反应条件下,正戊烷转化为芳烃的收率可提高到42.12%,C_6、C_7、C_8烷烃的芳烃收率依次为53.21%、55.72%、56.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