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竖向荷载作用下带现浇楼板的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梁端钢筋较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评估改造的需要,对7根带现浇楼板的连续梁进行了竖向静力加载对比试验,研究现浇楼板对连续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受压翼缘内混凝土与受拉翼缘内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有效翼缘宽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现浇楼板对梁的截面应力状态、刚度、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均有很大影响,对支座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2.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引下,外墙外保温系统因具有适用范围广、保温效果明显、可保护主体结构、利于旧房改造等优点广泛应用。但由于存在易受气候条件、系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影响等问题,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较多空鼓、开裂、脱落等安全隐患。介绍当前外墙外保温系统常用种类、优缺点及典型缺陷,分析目视、拉拔、冲击回波、红外热像、超声和探地雷达等检测技术原理及其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各检测技术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无损和微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蒋利学  陆伟杰 《工业建筑》2005,35(Z1):212-215
分析了现有砌体抗剪强度现场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并经对现有方法的改进提出了现场检测砌体抗剪强度的一种新方法———原位双剪法,总结了该方法的特点。通过试验比较了原位双剪法检测结果与砌体抗剪强度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以及普通砖砌体与多孔砖砌体抗剪强度的差异,据此获得原位双剪法检测的约束条件与尺寸效应系数、多孔砖砌体的销钉效应系数以及砌体抗剪强度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24.
针对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中各类结构构件可靠指标校核中发现的问题,对荷载分项系数及部分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进行优化.从构件可靠指标的最小值与平均值、构件可靠指标的离散性、荷载分项可靠指标的一致性、设计值点与理想值的偏离程度四个维度对近三代设计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8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相似文献   
25.
砖填充墙加固前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刚度与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与分析,研究了填充墙框架与填充墙加固后框架的初始刚度、刚度衰减规律和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能大幅度提高框架的初始刚度,双面和单面夹板墙加固填充墙能使填充墙框架的初始刚度分别约提高1倍和0.5倍,而碳纤维布加固填充墙基本上不能提高框架的初始刚度。填充墙加固后框架的填充墙刚度衰减速度比未加固的填充墙框架有所减小。建议的填充墙框架与填充墙加固后框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6.
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层间变形限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间位移限值是钢筋混凝土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国内外规范的层间位移限值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限制层间位移的目的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层间变形参数———区格广义剪切变形。为研究这一问题 ,进行了一个11层框架 剪力墙模型的静力加载试验 ,并对不同高度和结构形式的9幢超高层建筑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均表明 ,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取1/50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解决对历史建筑钢筋材料强度缺乏了解的问题,对历史文献进行了调研,并对上海某近代混凝土建筑改造工程现场截取的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进行了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合历史文献调研结果及钢筋制造工艺、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果,对近代混凝土建筑中实测钢筋里氏硬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当于我国当前标准的HPB2...  相似文献   
28.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利学  陆伟杰 《工业建筑》2005,35(Z1):179-183
分析了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着眼,提出了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质量的几点建议,可供混凝土结构标准制订、设计、施工、监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29.
基于碳化机理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实用数学模型   总被引:75,自引:5,他引:75  
张誉  蒋利学 《工业建筑》1998,28(1):16-19,47
基于混凝土碳化机理,建立了水灰比、水泥用量等混凝土碳化主要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中有效扩散系数Dce及单位体积混凝土的CO2吸收量m0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得出一个有充分理论基础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实用数学模型。经用试验结果验证表明,数学模型合理、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30.
为了进一步解决对历史建筑钢筋材料强度缺乏了解的问题,对历史文献进行了调研,并对上海某近代混凝土建筑改造工程现场截取的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进行了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合历史文献调研结果及钢筋制造工艺、拉伸试验及里氏硬度试验结果,对近代混凝土建筑中实测钢筋里氏硬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当于我国当前标准的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之间尚存在屈服强度275MPa的钢筋;当采用表面硬度法对近代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强度等级进行判别时,若实测钢筋里氏硬度代表值大于400,可判别为G40级;若实测钢筋里氏硬度代表值小于375时,可判别为G33级;在两者之间时,建议取样检测或偏保守判别为G33级;G33级钢筋屈服强度可按HPB235级钢筋取值,G40级钢筋屈服强度可按275MPa取值;扭钢属于冷扭钢筋,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扭钢的屈服强度可按335MPa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