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30篇
矿业工程   20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分析采场上覆岩层运动发展的特点,以及支护参数与岩梁稳定状态间的力学关系,溶合砌体梁学说发展了传递岩梁学派,阐述了影响采场矿压显现的岩层范围和控制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控顶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2.
运用模型实验,在保持下滑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有振动频率对滑坡内部的黏结力、摩擦力等抗滑力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在弱稳定阶段中实际静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科学地判识滑体的稳定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分析滑坡在弱稳定阶段期间的安全性,并证明固有振动频率监测比位移监测更加敏感.同时,固有振动频率的监测可对滑坡损伤做出定量判断,并可以评估滑坡静摩擦力指标,从而实现扰动后滑坡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23.
基于GIS平台开采沉陷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开采沉陷预测的GIS面元栅格数字化模型,并在GIS平台下构建了整个耦合模型系统。耦合模型系统可用于计算由开采引起的任意层面中任意点的位移、应力和应变,最后利用该系统给出了实例应用的可视化结果。藕合模型系统方法对于今后GIS在岩土工程中更深层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采场支架与围岩力学系统刚度的确定方法及其产生的力学效应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5.
工程岩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灰色系统,按理论方法或实测途径均难以完全确定岩石的基本参数。地下工程快速反馈分析方法是工程现场完善设计、优化施工的可靠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施工期围岩参数正反演过程,发现影响反演效果的关键因素为输入数据的真实性,计算模型的适应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合工程地质和监控量测特征,提出了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反演方案设计的方法;采用区间分析和分层优化的思想建立了不确定性力学参数的区间反分析优化方法,并给出了目标函数和技术路线。研究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多点位移计的布置原则和监测数据变化规律,指出了快速反馈分析方法在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参数反演实践中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反演分析可得到最优围岩参数值,用以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6.
工作面突水是影响水体下煤层安全开采的主要隐患,而上覆岩层导水裂缝带发育是引起工作面突水的基本路径。基于裂隙萌生发育的形态分析,将导水裂隙带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裂隙的张开或滑动,二是新生裂隙向完整结构的扩展;而且,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卸荷裂隙的萌生和扩展具有优势定向性特征。考虑开采煤层覆岩裂隙的分布特征,基于格里菲斯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裂隙扩展的分析模型和判断方法。借助FISH语言,将扩展模型耦合入离散元软件UDEC中,并用其模拟水体下煤层开采过程,分析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覆岩层内裂隙带萌生演化特征。分析了工作面突涌水机理,得出了水下采煤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导水裂隙带高度现场观测实践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27.
崩塌灾害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监测指标相对单一, 更多关注于加速破坏前兆的识别, 使得崩塌的早期预警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首先引入动力学监测指标, 对岩土体破坏过程中的动力响应进行综述, 得出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等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为危岩体的损伤提供数据支持.随后基于最新的实验研究发现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有效反应边坡的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进而可以实现岩体损伤与稳定性的动态识别和定量判断.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发现, 基于分离阶段破坏前兆识别的岩块体崩塌灾害预警思路, 具有更好的时效性, 是未来崩塌早期预警的发展方向, 同时对崩塌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展望, 得出基于动力学指标、静力学指标和环境量指标三位一体的早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必将在工程监测与灾害预警方面发挥更大潜力, 为从事应对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预警预防的研究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8.
剪切条件下单裂隙渗流机制试验及三维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裂隙内部接触面对其过流能力的影响,设计具有相同接触率、不同接触面分布方式的2组平行板裂隙以及1组具有天然特征的人工裂隙,分别进行渗流试验和剪切–渗流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相对于一维的立方定律和二维的Reynolds方程,基于三维的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方法更能精确模拟出裂隙内过流的实际状态。裂隙的过流能力不仅受接触率和接触面分布方式影响,还受雷诺数的影响。雷诺数较大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裂隙的水力传导系数降低;同时,接触面的附近区域还会观察到回流,这被认为是导致裂隙水力传导系数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准确认识岩体结构面的动态接触特征是评价和预测结构面剪切行为的基础.首先,通过FISH语言修正了FLAC3D软件自带的INTERFACE本构模型,使其能够准确表达粗糙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然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接触和受力的分布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法向应力和结构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30.
正确确定摩擦支柱的实际支撑能力,合理确定支护密度,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问题。摩擦支柱在采场中的实际支撑能力是受支柱工作特性、顶底板矿压显现和其他诸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确定实际支撑能力,就要先弄清支柱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有关的影响因素等。一、金属摩擦支柱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1.急增阻摩擦支柱(HZJ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