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薛林平  侯磊 《华中建筑》2013,(10):121-125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中国近代剧院建筑繁荣发展的阶段,上海、天津、北京等许多大城市在这一时期新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剧院.这些剧院的建筑设计、技术设备和施工质量都已接近当时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天津的中国大戏院就是这些剧院中的典型代表,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反映了20世纪初天津现代建筑的设计、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该戏院现保存完好,在1997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文在现场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戏院的背景和历史、选址和区位、风格和立面、平面和流线、结构和剖面、装饰和门窗等.  相似文献   
42.
薛林平  石玉 《华中建筑》2022,40(1):141-145
该文以京北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类、归纳与解读.主要研究方法为实地测绘、工匠访谈等.通过分析京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社会职能、移民文化,认为京北民居受到帝都文化与满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与东北汉族民居、城区四合院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工匠基于经济性与生态性的考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  相似文献   
43.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44.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7,25(8):149-155
在世界古代剧场史中,中国传统戏场建筑别具一格,迥异于欧洲古典剧场的形式和布局.明清时期,安徽的戏曲文化非常兴盛,特别是明末清初形成的徽剧更是遍及全国,不少地方剧种受其影响,也成为近代京剧艺术的主要源流之一.与之相应,明清时期安徽的传统戏场建筑颇为兴盛,现今所留存者也颇有代表性.在实地考察研究安徽15处传统戏场建筑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安徽传统戏场建筑的留存情况、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45.
薛林平 《华中建筑》2007,25(10):151-161
戏场建筑是中国古代观演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在大量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河南清代戏场建筑的留存情况、历史沿革、典型实例、建筑形式、空间特征、艺术成就等.  相似文献   
46.
薛林平  贾秀娟 《华中建筑》2011,29(11):118-124
在中国近代史上,沈阳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奉海铁路作为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该文介绍了奉海铁路的始发站即奉海站(今沈阳东站)建造的历史背景、选址规划,分析了这座建筑的平面功能布局、建筑形象、结构形态、立面造型等内容,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商道型古村镇在我国各地大量兴起,对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稳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上伏历史文化名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集镇。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上伏古村的价值特色、保护与利用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试图进一步探讨山西商道型古村镇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8.
营造技艺是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营建活动的日趋减少,依靠工匠“口传身授”的营造技艺也开始走向衰落,面临传承断代的威胁。本文选取高平市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民居的营造流程、技艺要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传统工匠营造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