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电工技术   135篇
综合类   113篇
化学工业   206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121篇
建筑科学   175篇
矿业工程   83篇
能源动力   47篇
轻工业   268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80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1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篇
冶金工业   61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25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高分子材料在外部作用力下的形变对于研究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断裂机理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光学传感方式是表征材料应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基底的脆性,光学传感器很难对应变做出高性能响应.为此研制了基于高弹性聚合物的全息传感器,并对传感器在拉、压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特征进行了测试.获得形变与光栅衍射光谱峰值间的线性关系,并探讨...  相似文献   
92.
响应面方法在优化微生物培养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多种统计优化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生物培养基优化工作中,本文根据响应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响应面方法的优,点、试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行了简述,并结合里氏木霉RutC-30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说明了响应面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3.
云南普洱茶砷和汞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云南省5个地区13个普洱茶主产地的150个茶叶样本,对普洱茶中砷和汞的含量进行分析。样品中砷的含量为0.026~0.37mg/kg(md);汞的含量为0.0014~0.020mg/kg(md),并有85.9%的样品未检出汞,砷和汞的检测结果符合农业部质量标准。结果表明,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大理普洱茶中砷、汞富集存在地区性差异,生茶和熟茶这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可以影响产品砷和汞的终含量,但均未影响普洱茶的质量安全,以云南五地区为代表的中国普洱茶目前砷、汞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4.
利用毛细管电泳(CE)分离牛乳中β-乳球蛋白(β-Lg)的三种遗传变异体,为牛乳的质量监控提供方法。分别制备牦牛、犏牛和藏黄牛乳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CE分析乳清蛋白。结果表明,CE法与PAGE法都能有效分离β-Lg的三种遗传变异体;在牦牛乳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犏牛乳,用CE法可检测到的犏牛乳最低添加比例约为5%,线性关系好。另外,对藏黄牛杂合型β-Lg的两种遗传变异体分析显示,CE法比PAGE法能更准确对β-Lg A和β-Lg B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CE方法能对乳中β-Lg的三种遗传变异体进行有效分离和定量分析,在牦牛乳的质量监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以铁皮石斛为原料,蓝莓提取物为辅料,对铁皮石斛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铁皮石斛泡腾片采用湿法制粒,以外观状态、崩解时限、pH值及溶解后口感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铁皮石斛泡腾片的配方,选出最优组合:铁皮石斛提取物速溶粉10%(质量分数,下同),蓝莓提取物5%,崩解剂51%(柠檬酸33%,小苏打18%),PVP(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2.5%,甜菊糖2%,麦芽糊精29.5%。该工艺下所得铁皮石斛泡腾片呈弱酸性,可在3 min内崩解,发泡量为14.5 mL(一片溶于20℃±5℃的100 mL水中),溶解后溶液呈淡粉紫色,pH值为4.6。铁皮石斛泡腾片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3843 g/片,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半数清除率(IC_(50))分别为206.4、139.7U/mL及10mg/mL,同等条件下测定的Trolox(水溶性维生素)标准品的总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DPPH半数清除率(IC_(50))分别为507.3、391.23 U/mL及25.01μg/mL。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碱性条件下pH对马鲛鱼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以马鲛鱼肌球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加热条件下pH(7.0、8.0、9.0)对肌球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溶解度、浊度、二级结构、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未加热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对照组肌球蛋白在pH(7.0、8.0、9.0)下溶解度从68.00%升高到82.00%、浊度变化不明显;加热组则有较大差异,溶解度从30.00%增加到94.00%,浊度吸光值从0.49降低到0.23;加热组pH 9.0的肌球蛋白α-螺旋含量减少,在所有组中含量最低,为45.60%,β-折叠含量增加,为10.60%;加热组的巯基含量呈下降趋势,由70.45 nmol/mg减少到50.11 nmol/mg,碱性pH下的蛋白质有助于巯基向分子间和分子内二硫键的转化;随着pH值的增加,对照组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系数依次增加,而加热组下降,但加热组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系数仍然远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通过探究碱性条件下肌球蛋白热聚集体的性质,有助于对其热聚集进行调控,获得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肌球蛋白溶液,对以后研究其作为乳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贾仕杰  宁玮钰  曾栋  王金玲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188-192,198
为获得红树莓籽中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本实验以脱脂"秋福"红树莓籽为原料,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 5个因素对活性物质提取的影响,以多酚提取含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加以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3.5 h、乙醇浓度57%、pH=3。测得红树莓籽中多酚提取含量为(38.32±0.25)mg/g,黄酮提取含量为(17.50±0.14)mg/g,原花青素提取含量为(19.71±0.27)mg/g。该工艺稳定,可靠,能为红树莓果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多层静电纺丝技术制作血管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转的轴心收集装置得到一种连续的多层静电纺丝制品(ME),以开发一种能模仿血管形态和机械性能的支架结构。这根双层的管状支架由外层为刚性且具有高取向度的PLA纤维和内层为柔韧且具有不规则取向的PCL纤维(PLA/PCL)构成。通过调节收集器的转动速度,来达到控制不同层纤维取向的目的。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张力测试设备检测该支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为了评估其维持细胞粘附、繁殖和分化的能力,在该支架上分别培育、扩充和播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和人体静脉肌成纤维细胞(HVS)。在两个方案中,细胞在静态条件下培养4周,利用SEM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对细胞繁殖(DNA)和细胞外基质产物(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进行组织检查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了多层静电纺制品通过分层纺丝和控制纤维的取向以制作具有分层组织的支架的可行性。最终得到的支架可以达到预想的柔韧水平(弹性应变可达到10%),且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静电纺PLA/PCL双层管可作为血管组织工程的一种合适的支架。  相似文献   
99.
牛蒡食用价值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牛蒡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藕和山药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蛋白质、膳食纤维、精氨酸、天冬氨酸、Mg、Fe、Zn、Cu等元素及Vc、VB5等含量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00.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仅用极小的数据损失即可降低维数,但每个主成分均为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通常难以解释结果。在传统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原始变量稀疏化并加入稀疏回归,将目标缩小至主要主成分中,并通过模拟仿真,利用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分析比较了不同变量选择方法的适用情形和差异。加入稀疏回归的主成分分析不仅保留了传统主成分分析的优点,而且因其稀疏性,能够提高模型的估计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