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制了含有球形相变单元体的相变蓄热水箱.与传统蓄热水箱相比,热水/电能一体化相变蓄热水箱既能利用显热蓄热,又能利用潜热蓄热,提高了水箱蓄热效率,在相同热需求的情况下能缩小水箱体积,减小水箱制作成本,并节省建筑空间.通过选取不同的相变材料,在不同的热能储存领域均能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2.
自2006年我国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全国已评出1000多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为我国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的发展,该评价标准也逐渐暴露出不少缺点。2011年底,韩国也根据本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颁布了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相比以往的标准有较大的进步。通过对2011年底韩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含长周期结构的Mg-Y-Zn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该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然而,有关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的形成机制及转变特征的综述却很少。因此,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该合金系的成分、结构、制备方法及力学性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对Mg-Y-Zn合金中长周期结构转变及其固态析出行为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4.
彭婷  袁中原  袁艳平  曹晓玲 《化工学报》2019,70(6):2397-2408
选取一个典型的圆筒形地下立体停车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tar-ccm+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车库内自然通风条件下的火灾场景进行模拟计算。分别选择负一层、负六层以及负十层作为起火点,计算得出:火源位置越深入地下,着火车位顶棚中心温度越高,最高可达942℃,与起火点同层的车位顶棚中心温度均高于200℃。当某车辆发生火灾后,其相邻车辆、上方车辆、相对车辆将分别在起火后的240、312、322 s左右被引燃;火源位置越往下,引燃附近车辆的时间越短。同时,通过计算值与理论值的对比,讨论了计算火源附近车辆被引燃时间理论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5.
高强镁合金组织细化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合金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十分显著,通常未经处理的合金组织中存在的粗大相严重割裂基体,降低力学性能,恶化其切削加工性能,制约高强镁合金的广泛应用。鉴于此,从镁合金的组织细化方面入手,概述了变质处理技术、机械搅拌半固态和定向凝固技术在高强镁合金组织细化及其对力学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镁合金组织细化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推广镁合金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以节能为目的探究新型能源获取及存储方式,选择机械储能中的弹性储能为储能方式,以地下车库升降机械下降过程中的重力势能为能量来源,以地下车库通风(排烟)机为负载,以平面涡卷弹簧(简称"涡簧")为核心储能原件进行重力势能的二次回收利用,借助Solid Works软件设计涡簧储能装置结构,在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储能系统运动方程,通过Matlab编程分析储能系统的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涡簧储能装置不仅能实现能量有效的可控输入与输出,还可以运用在重力势能收集场合,在此过程中涡簧储能装置储能效率随涡簧组中涡簧个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储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涡簧输出功率随着涡簧释放速度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7.
当前存在多种制动能量回收方式,研究这些制动能量回收方式在不同用途上的效益对节能环保有着重大意义,为对比研究蓄电式和涡簧储能式这两种制动能量回收方式应用于汽车通风领域的效益,研制了能直观对比两种方式效益的装置。分别建立装置以两种方式回收能量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Simulink仿真,得到不同涡簧参数和飞轮初速度对回收效率的影响效果,为今后此类制动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据此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对涡卷弹簧进行选型,得到理论机械能回收效率,对实验装置进行测试,得到实际机械能回收效率,与理论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涡簧式较蓄电池式在应用于通风领域中能更高效率地回收制动能量,具有更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利用大涡模拟对中等半径比内轴高旋圆柱间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半径比为0.83,形状比为6,侧墙为静止侧墙、旋转侧墙及无剪切力侧墙3种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大涡模拟对该类问题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侧墙静止时,涡流始于靠近侧墙的左下方和右下方位置,然后涡心向上向中间移动,涡胞逐渐变大,外轴上形成众多小涡,小涡的涡心向下移动涡胞变大,最后涡胞混合在一起,充满整个轴间。侧墙旋转时,涡流始于靠近侧墙的左上方和右上方位置,然后涡心向上向中间移动,涡胞逐渐变大,外轴上形成众多小涡,小涡的涡心向下移动涡胞变大,最后涡胞混合在一起,充满整个轴间。在无剪切力侧墙边界条件,涡流场形成过程与侧墙旋转时形成过程相似。轴间流场最终形成固定数量的涡胞,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涡胞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始终保持固定数涡胞的存在。在侧墙静止和无剪切力条件,流场最终形成8个涡胞;侧墙旋转时,流场最终形成6个涡胞。  相似文献   
69.
高温相变材料Al-Cu合金是蓄热性能最好的太阳能储存材料之一,而Cu含量对其热特性影响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激光脉冲法(LFA)研究了Cu含量在7.4%~51.7%范围内的Al-Cu合金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并结合其金相组织对热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Cu含量在7.4%~51.7%范围内时,Al-Cu合金的相变温度在524.4~645.9℃范围内;随Cu含量的增加,Al-Cu合金的质量潜热呈递减趋势,而体积潜热却呈上升趋势。Al-7.4% Cu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具有最大的质量潜热,分别为339.6、343.5 kJ·kg-1。Al-51.7% Cu在熔化和凝固过程具有最大的体积潜热,分别为1179、1143 MJ·m-3。当Cu含量在7.4%~51.7%范围内时,Al-Cu合金的比热容随Cu含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当温度在25~500℃范围内时,Al-Cu合金的比热容随温度升高呈递增趋势。Al-7.4% Cu的比热容在25℃时为0.85 J·g-1·K-1,在500℃时达到最高值1.08 J·g-1·K-1。此外,Al-Cu合金的热导率随Cu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但即使Cu含量达到51.7%,其常温下的热导率仍然高达104 W·m-1·K-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Al-Cu合金作为高温相变材料具有在太阳能蓄热领域中应用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0.
根据相变材料蓄冷堆积床的传热特性,提出了一种堆积床的优化设计方法。以一种新型相变材料为蓄冷媒介,以堆积床的总费用为优化目标,以蓄冷量、蓄冷时间及载冷流体温度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得出了给定蓄冷量条件下系统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总和最低时的蓄冷单元数量、定性尺寸和换热流体温差等优化参数。定量分析了谷峰电价比对系统运行电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