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42篇 |
免费 | 946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88篇 |
综合类 | 920篇 |
化学工业 | 1661篇 |
金属工艺 | 793篇 |
机械仪表 | 1048篇 |
建筑科学 | 1449篇 |
矿业工程 | 790篇 |
能源动力 | 316篇 |
轻工业 | 1302篇 |
水利工程 | 649篇 |
石油天然气 | 511篇 |
武器工业 | 121篇 |
无线电 | 10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18篇 |
冶金工业 | 511篇 |
原子能技术 | 157篇 |
自动化技术 | 1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6篇 |
2023年 | 416篇 |
2022年 | 412篇 |
2021年 | 478篇 |
2020年 | 446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489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301篇 |
2015年 | 339篇 |
2014年 | 790篇 |
2013年 | 571篇 |
2012年 | 650篇 |
2011年 | 641篇 |
2010年 | 608篇 |
2009年 | 545篇 |
2008年 | 614篇 |
2007年 | 599篇 |
2006年 | 561篇 |
2005年 | 511篇 |
2004年 | 426篇 |
2003年 | 417篇 |
2002年 | 405篇 |
2001年 | 367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314篇 |
1998年 | 237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227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35篇 |
1989年 | 113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76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64篇 |
1982年 | 58篇 |
1981年 | 63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20篇 |
1959年 | 9篇 |
1958年 | 7篇 |
1956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该应用的具体步骤。通过对工程的分析,绘制了网络图,找到了关键线路,并对工程计划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3.
64.
主要阐述了钻模的结构设计方案和使用中应注意的要点,实践证明,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得以提升,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
姚桥矿西六采区条带开采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3D对姚桥煤矿村庄下条带开采不同方案的地表沉陷进行了预计分析。结果表明,采场上方覆岩出现波浪下沉,地表沉陷类似全采,地表移动及变形各项参数随采出率的增加而增大,并提出了开采建议方案。研究结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类似矿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工程造价咨询业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工程造价咨询专业人士两个方面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做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形成更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正以互联网思维取代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对工程服务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采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构建工程服务远程支持中心和移动作业平台,实现工程服务精益化管理,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逐步实现从智能制造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的转型。在互联网化的大潮下,传统企业正寻求探索业务形态上的创新,以获得新的增长和发展空间。制造业的服务创新正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的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变压器励磁涌流波形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其差动保护可靠性及其与高压试验之间的关系。以一起大型变压器(电压等级为500kV)的差动保护误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其现场第一手数据和试验波形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为避免励磁涌流引发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作,现场技术人员在进行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的过程中,不仅要使所用参数、数据符合相关的规程和标准,熟悉差动保护的特性,同时也必须要了解高压试验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特性的影响,并且还要更充分地发挥现代微机录波装置等仪器的作用,才能尽可能地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9.
70.
时间序列在FY2C云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FY2C时间序列图像的研究分析表明,时间序列云图的像元亮温/温度时较差(一小时之内亮温/温度差,也称亮温/温度时变化)规律可以用于标称图云检测,能较好地实现运动剧烈的云和运动云区的边缘云检测.以中国区域内地面站资料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时间序列结合晴空背景场方法进行云检测,在2007年1月和6月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和79.94%.与目前业务云检测相比,利用静止卫星高时间分辨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低云和薄云的检测.利用了静止卫星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并为动态求取阈值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