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针对大庆油田“稳油控水结构调整”的高含水后期的开发方针及剩余油在空间上呈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相适应而可大面积推广实施的测井系列。介绍各种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的方法及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套管-水泥界面微间隙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声幅及变密度测井检测油、水固井质量中、套管-水泥界面微间隙与窜槽两种胶结状态在测井资料上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套管波具有中等幅度。为了找出两种胶结状态在套管波幅度上的特征和差别,进而将其区分开,在套管与水泥环间存在不同厚度的流体环的情况下,对井孔声场及套管波幅度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利用声波测井资料、伽马密度测井资料对套管-水泥界面微间隙进行综合评价的解释方法;编写了相应的解释软件。实验结果表明,套着-水泥界面存在的流体环随着其厚度的增加,套管波幅度逐渐升高;水泥缺失和窜槽将导致伽马密度测井探测到的套管外介质密度值降低,而套管-水泥环间存在微间隙的情况下,其测量的密度值仍然是正常的水泥密度。在水泥胶结模拟井中进行了室内实验,在大庆油田的4口井中进行了现场实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3项测井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现场试验)情况。声波水泥胶结评价测井(MAK—2)可以单独使用检测固井质量,也可与伽马密度—套管壁厚测井(СГДТ—HB)组合使用,评价水泥胶结质量、检测管外扶正器位置、测量套管相对于井壁的偏心率等;电磁探伤测井(ЭМДС—TM)能在油管内检测油、水井各层管柱的壁厚变化(腐蚀)及破损情况;核磁共振测井(ЯК-923型)对储层的分辨能力强,但孔隙度解释结果偏低;在蒙特卡罗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СГДТ—HB测井建立了一套改进的适合大庆地区井况的解释模型;利用扇区水泥胶结测井(SBT)和СГДТ—HB测井综合分析油、水井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热示踪方法测量流量具有无污染、无可动部件、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水平井产出剖面油水两相流低流量的测量.加热丝对流体短暂加热时虽然加热功率不同,但同一监测点温度达到最高温度后,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曲线都会出现平顶现象,所以加热时间是计算两温度曲线峰值的时间差重要影响因素.流量计内径为2 cm时,加热丝加热功率设置为500 W,加热时间设置为2s,流量计中心线上温升在1 ℃以上,可以测量流量小于30 m3/d流体.当流量计内径不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持续加热流动的流体情况下,不同流量中心线上升的最高温度及其位置,从而确定传感器的最佳位置和测量的流量范围.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近10年测井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5)
随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测井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近10年来,为满足油田对测井技术的需求,通过持续地技术创新,在勘探测井采集与解释、薄差水淹层测井与解释、生产测井与资料解释、测井基础理论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进一步发展测井技术,更好地满足油田需求,总结了测井技术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发展裸眼井复杂岩性解释技术"、"推广完善薄差层水淹层测井技术"、"配套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推广完善三次采油、‘三低'油田动态监测技术"、"深化研究特高含水期地层剩余油评价技术"、"完善和发展套损检测及预警技术"的测井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可燃冰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新能源。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缓解能源危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降低CO_2排放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对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少。通过实验手段从微观尺度研究可燃冰生成过程的晶体形态特征及分子传输机理。研究发现可燃冰在纯水体系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结晶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在形成过程中甲烷分子先进入水合物的小孔穴,再进入水合物大孔穴,可燃冰在表面活性剂溶液和纯水中形成的均为结构I型气体水合物。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