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1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8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89篇 |
化学工业 | 275篇 |
金属工艺 | 121篇 |
机械仪表 | 267篇 |
建筑科学 | 272篇 |
矿业工程 | 145篇 |
能源动力 | 78篇 |
轻工业 | 286篇 |
水利工程 | 89篇 |
石油天然气 | 66篇 |
武器工业 | 42篇 |
无线电 | 1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2篇 |
冶金工业 | 106篇 |
原子能技术 | 20篇 |
自动化技术 | 3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94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130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34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建立有效的电站设备性能监测模型,对指导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热工过程中的SCR脱硝系统为例,基于海量且连续的运行数据,从概念漂移的角度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监测以及劣化分析。首先建立了SCR系统健康状态的离线模型,其次将实时运行数据输入模型进行了测试,并构造了衡量模型性能的统计指标以反映催化剂性能的劣化程度。将模型仿真算例和SCR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监测指标随时间推移呈指数分布变化关系,可有效跟踪和监测催化剂活性变化,为电厂运行人员适时更换催化剂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72.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该文聚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电站、电储能装置组成虚拟电厂(VPP),提出一种基于鲁棒随机优化理论的新能源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电站与电储能装置进行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VPP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在日前调度层中,以VPP运行效益最大为目标,依据风光日前预测出力建立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在时前调度层中,以VPP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根据风光时前预测出力建立时前调度修正模型。同时,为了衡量风电、光伏发电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的运行影响,建立VPP随机优化调度模型。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可提高运行效益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973.
针对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电网电压波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双时间尺度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在外层长时间尺度控制中安排电容器组参与调压,采用基于改进的多维混沌黑洞粒子群算法作为控制模型优化内核,以解决因电容器组补偿节点数量大、无功储备差异化而产生的难以在多维空间快速、高质量寻优的问题。该层可快速平抑大幅电压波动,减轻短时间尺度调节压力。其次,安排新能源厂站中连续无功补偿设备SVG参与短时间尺度调压,采用基于误差动态反馈系数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法完成短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最后,以我国东部某地区实际区域电网为例,对比传统双时间尺度电压控制,验证该文所提改进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4.
李文娜邢向英董庆霖刘晓航刘旺吕杰 《可再生能源》2023,(9):1152-1158
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其培养过程中需要通气和机械搅拌使藻细胞分散,由此提高了培养成本。为降低培养成本,文章采用分散性多糖(DPS)静置培养绿藻。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3 g/L的DPS即能使藻细胞浓度为3 g/L的绿藻培养液均匀分散,使绿藻的生物量和脂类产量比不添加DPS时分别提高49.30%和81.18%;在DPS浓度为0.3 g/L的基础上添加葡萄糖、乙酸钠和碳酸氢钠3种碳源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藻的生长,3种碳源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30,3.5,1 g/L;在3种碳源的最佳添加浓度下,与不添加碳源添加DPS的培养相比,绿藻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22.36%,57.88%和22.55%,脂类含量分别提高了18.00%,23.09%和10.44%,且适合生产优质生物柴油的不饱和脂肪酸C18-0和C18-1的含量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对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换热器进行数值分析,进而对其进行设计和优化。超临界R134a在长为2 100 mm,直径为4 mm的光管换热器中分别进行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换热边界条件是定热流密度,流体的进口压力P为4.5 MPa,进口温度Tin为349 K。分别探究热流密度q、质量流量G、热流质量比q/G和浮升力对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无量纲数Bo来预判浮升力对传热的影响。虽然Morky的工作流体不是超临界R134a,但他们的经验公式也能用来更好地预测超临界R134a在光管中向上流动的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976.
中距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区工程应用解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空空导弹弹道模型精度不高、在工程中可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解算方法。首先针对空空导弹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分别在水平面和铅垂面内建立了导弹运动方程,并依据比例导引法设计了导引律。其次,针对导弹攻击区问题,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搜索,给出攻击区解算流程图;针对迎头、尾追态势,将弹目位置关系分为四类进行讨论分析,建立不可逃逸区计算模型,实现导弹发射后位置的实时解算,进而得到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7.
热固性塑料温流道注压成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固性塑料温流道注压成型工艺是在70年代中期由欧、美、日等国首先开发和运用的一种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汇集了注射成型工艺的高生产率、压制成型工艺的高质量和温流道注射成型工艺节料节电的优点,同时又将上述三种成型工艺原先的短处相互抵消了。它降低了对注塑机压力以及模具材质方面的要求,并且减少了热固性塑料制品加工投资,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