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通过对樊庄区块500口单井示功图与生产状况研究,分析了煤层气井示功图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示功图异常类型,并分别提供了治理技术。通过现场实例分析可知,文章归类的示功图类型具有代表性,提供的治理技术对其它区块煤层气不正常井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区地处太行山隆起的东段,是白云岩类矿产和灰岩类矿产的主要赋矿岩层,优势矿产主要为冶镁用白云岩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找矿潜力。本文研究河南省淇县冶镁用白云岩矿区,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特征、矿物化学成分等方面入手,分析成矿原因及找矿前景,为后续鹤壁冶镁矿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萨北过渡带地层条件复杂,注水开发含水上升、产量递减速度较快,依靠单纯的提液和常规堵水调剖等技术挖潜难度大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复合热载体吞吐技术来提高采收率.文中结合萨北过渡带地层条件,进行了不同渗透率岩心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实验,分析了岩石渗透率对复合热载体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北过渡带采用复合热载体吞吐是可行的,但其效果与岩石渗透率有关.在相同吞吐条件下,岩石渗透率越高,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收率、含水率越高,气油比越低.随着复合热载体吞吐周期增加,采收率、含水率、气油比增加,直到第3周期,采收率、含水率开始降低.对比不同周期的吞吐效果认为,复合热载体吞吐应选择3个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某特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采用常规开采方式采收率低的问题,在模拟地层条件下,进行了5种热流体含量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试验,分析了热流体含量对复合热载体吞吐采收率、含水率、气油比、注入能力等指标的影响,评价了5种热流体含量复合热载体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热载体吞吐对于开采该油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其效果与热流体含量、吞吐周期有关;在同样条件下,随着复合热载体中热流体含量的增大和吞吐周期的增多,采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含水率升高、气油比先降低后升高、注入能力降低。这表明对于特定油藏,在进行复合热载体吞吐设计时应首先进行室内试验,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选择复合热载体的最佳热流体含量和吞吐周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仍采用手工排课的方法,工作量大,排出的课表不易调整,所以亟待实现排课自动化要求,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智能计算中的遗传算法的排课算法设计,不仅解决了排课问题的正确性问题,还满足了其实用性和合理性的要求,为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煤岩孔隙结构对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具有重要影响。分形理论为孔隙结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对煤岩孔隙分形特征的表征方法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分形定义出发,建立了新的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然后通过煤岩压汞实验对分形定义法和文章新建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最后对煤岩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文章提出的毛管压力法确定的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与通过分形定义法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是表征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有效方法;煤岩在整个孔隙空间上具有分形特征,且其分形维数能够有效表征煤储层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煤储层物性越差,非均质性越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圆方程建立复杂形状颗粒的二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提出采用外接矩形进行初步的接触检测,采用牛顿下山法进行精确的接触检测、接触点求解和接触叠合量的计算,建立了基于超圆方程的颗粒二维离散元法计算方法。实例验证证明了所建立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复杂形状颗粒运动的离散元法仿真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对油、气渗流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精细表征,分形几何理论为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大庆FY油层致密砂岩岩样压汞数据,通过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两个参数定量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其分形区间个数能够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分形区间个数与孔隙半径分布曲线峰值个数相同,分形区间个数越多,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孔、渗透条件越差。对于同一储层,孔隙半径越大的分形区间的分形维数越大,区间内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对不同储层,综合分形维数越大,分形区间越多,储层孔、渗透条件越差。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的相渗曲线通常采用气–水两相驱替实验获得,实验认为煤岩割理的两相流动区域较小,且临界流动含水饱和度较高。然而,煤层中的流体运移是一种耦合基质解吸和割理两相流动的过程。基质中解吸出的气体汇聚在割理后,与水相共同参与流动,并非简单的单向驱替过程,这导致生产过程中气驱波及效率远好于实验得到的结果。为获得煤层中的相渗规律,本文建立考虑基质解吸作用的煤层气流动拟稳态产能模型,通过联立煤层气的物质平衡方程,获得一种基于生产历史的煤层气–水相渗曲线的反演方法。同时,研究分析实验得到与反演得到的相渗曲线之间的差异,认为差异主要源于实验室单向驱替过程中较小的波及系数。最后,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两种相渗曲线对产气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芳48非均质断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芳48断块非均质性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在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采用天然岩心进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均质岩心相比非均质岩心CO2驱最终采收率低16.28个百分点以上,且气体突破快,注入压力高;3种非均质地层中,正韵律地层和层内非均质地层CO2驱油效果较好,反韵律地层最差,且反韵律地层气体突破快、注入压力高;非均质岩心高渗层对最终采收率的贡献率高于97.90%,高渗层的吸气量占99.59%以上,低渗层几乎没有启动。因此,储层非均质性是导致芳48断块CO2开发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内类似油田开发经验,建议结合压裂进行单井CO2吞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