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台州南片温黄平原主要有永宁江水系和金清河网两大水系。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工程,温黄平原河网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河道配水不足,水体流动性差,水体自净能力非常有限。灵江建闸引水工程实施后,会为温黄平原河网提供环境配水。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的引配水模式对温黄平原河网水质提升效果,为环境配水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以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
采矿引起地表点动态下沉的分形增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6,他引:17  
 首次研究揭示了地表点动态下沉的分形增长规律。研究表明, 地表点动态下沉曲线具有统计分形特征, 符合大“z”型逐级镶嵌小“z”型的分形增长模式; 研究实现了地表点动态下沉曲线分形插值, 运用较少的实地下沉观测数据量, 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求得任一时刻的地表点下沉值, 为地表点动态下沉和动态变形的认识和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同时, 通过地表动态下沉的分形增长规律来认识和揭示岩体内部移动和破坏的物理机制, 对开采沉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3.
基于笔者提出的考虑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特性的地基阻抗力时域计算方法,对时域递归参数的拟合方法和所选系统稳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编制了阻抗力时域递归参数的计算程序。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和地基阻抗力时域差分形式,完成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构时程分析程序二次开发。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讨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中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受数据精度、计算目标和计算效率等因素的限制,水文模型往往需要在不同尺度下对水文响应进行模拟与分析.以运动波模型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水文模型尺度响应对空间异质性的感敏性,并提出一种基于分形思想的模型升尺度方法,充分考虑尺度内水位、流速与地形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实现了模型尺度与模拟尺度的匹配,有效降低了模型对于尺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施工过程中箱形桥混凝土截面温度变化及温度梯度,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箱梁段(A1,A4,A6)模型.利用现场采集的桥梁洞室内外环境温度作为温度场边界条件,对施工期间箱梁桥的不同截面混凝土温度进行模拟.选定2d进行全天桥梁温度监测,并对比模拟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当外部温度越高,内外温差越小时,混凝土内部梯度的差异越小,与中国、美国、新西兰相关规范拟合线越偏离,反之接近.研究施工中箱梁桥面板(暂未铺道砟)发现,现有中国规范(TB 10002.3—2005)中有砟混凝土梁桥温度幂指函数指数a上浮20%~40%后更接近施工中的温度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通过金属表面纳米化试验机制备出梯度结构纯铜,提升纯铜材料的疲劳寿命,并揭示其背后的机理。方法 通过系统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表征以及本构模拟探究了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SMAT)对T2纯铜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 循环变形试验结果表明SMAT纯铜样品的循环失效圈数明显多于未处理纯铜样品的循环圈数,且SMAT纯铜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的累积塑性变形明显小于未处理纯铜样品的累积塑性变形,即棘轮应变明显小于未处理纯铜样品的棘轮应变。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和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表征发现:经过SMAT后,材料的晶粒尺寸均呈现由处理表面到材料芯部逐渐减小的梯度分布。且SMAT时间越长,样品的总位错密度越大。此外,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模型对SMAT前后纯铜的单拉及循环变形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累积塑性应变沿深度方向(SMAT冲击方向)呈梯度分布,最大几何必需位错密度以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在模型的次表层。同时,当模拟的循环圈数相同时,代表SMAT样品的梯度结构模型的棘轮应变明显低于代表未处理样品的均匀模型的棘轮应变。结论 循环变形试验结果表明SMAT对于T2纯铜的棘轮应变有抑制作用,有限元模拟进一步揭示了SMAT对于棘轮应变的抑制效应以及背后的机理。  相似文献   
27.
储备一定数量种类的备品备件是保障装备在使用中能够提高装备可靠性从而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措施。相对于陆上,舰艇上备件的储备空间及条件均相对较差,因而就要求在保障装备的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储备量。本文基于某型舰艇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结构,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动力系统中易损部件备件数量对可靠性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优的备件储备方案。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和优化燃气轮机备件储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预制拼装桥墩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墩顶隔震和墩底隔震的预制拼装桥墩连续梁桥分析模型; 通过分析桥梁模型在3组不同强度、不同特性地震动激励下的动力特性、位移、内力、残余位移、预应力筋预应力、接缝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对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了墩底隔震桥梁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预制拼装桥墩连续梁桥采用墩顶隔震体系和墩底隔震体系均可以大幅减小桥梁在地震中的位移和内力,延长桥梁自振周期; 采用墩梁固接、墩底隔震的桥梁结构相比于直接采用隔震支座连接墩梁的桥梁结构具有更长的自振周期、更小的震中位移和墩顶残余位移,表现出更好的隔震效果,在大地震中墩底隔震体系隔震优势更加明显; 采用墩底隔震体系的桥梁预制拼装桥墩会有更大的预应力变化、预应力损失和接缝竖向压力,因此隔震支座也应具备更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9.
钻井工程是一门工程科学,它是一种复杂、系统、科学专业生产活动。它作为一门工程科学,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各样丰富的实践,然而如何高效、快速应对人类对自然能源依赖与需求,以适应经济和科学研究高速发展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问题。而项目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当今世界广泛采用、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重点分析了钻井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必要性和具体做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