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检测应用程序安全漏洞的基础是精确的上下文敏感别名分析信息。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库概念的Java语言上下文不敏感别名分析算法,并讨论了Reduced Ordered Binary Decision Diagrams(ROBDDs)在该算法实现上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上下文的克隆处理方法和整个上下文敏感别名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52.
设计并制造在线测量注射成形过程中聚合物熔体黏度变化的装置. 在测量装置中,非等温高剪切流变模具的型腔结构设计成厚度为1 mm或2 mm的狭缝,底部不封口,维持熔体的持续流动;在流动中心线上沿流动方向布置一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聚合物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压力变化情况,并使用模温机控制模具温度. 使用PXIe采集系统采集、显示、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不同位置熔体压力,根据修正的牛顿黏性定律计算熔体黏度,并与Cross-WLF模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具安全可靠,可获得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体在注射成形过程中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计算出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表观黏度演化情况. 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在剪切速率大于500 s?1的高剪切速度范围内较吻合,误差均在18%以内,最小为4%. 该装置能满足真实成形条件下聚合物熔体信息的在线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3.
文中分析了黄河万家寨水电站底孔消力池护坦底板出现破坏的原因,并对危害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决定采取二期混凝土全部凿除,重新浇筑C50F200W6高强混凝土等修复措施。修复完成后,经历了3个凌汛期、夏汛期的泄洪运行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塑料熔体黏度在注射成型CAE软件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实验方法。针对传统经验公式拟合法的不足,采用BP神经网络来拟合黏度与温度、剪切速率的定量关系,并将拟合的效果同公式拟合法进行了比较,显示了神经网络拟合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考虑传统的塑料透镜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小型塑料光学透镜的磁悬浮检测理论与方法,并设计制造出了相关检测装置。该方法利用磁场对顺磁溶液的磁化作用,将逆磁性被测样品(塑料透镜)在溶液中悬浮起来,通过观察透镜在装置中的高度、中心位置和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的偏斜程度,检测透镜是否存在外观不完整和内部存在气泡等不均匀性的缺陷,并确定出透镜缺陷存在的位置。通过合格透镜、外形不完整透镜、内部存在气泡透镜和功能不合格透镜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精度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且适应性广,在0.5mm的测量误差下,密度的测量精度高达0.003g/cm3;对直径小于10mm的透镜,可检测出总体积在0.017mm3的内部气泡缺陷。提出的方法在塑料光学透镜的检测方面很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6.
摘要:利用电子探针(EPMA)、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差热分析(DTA)研究了GH4151合金的元素偏析行为、铸态组织特征以及析出相种类,并对合金凝固过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GH4151合金凝固过程中,W元素偏聚于枝晶干,Mo、Nb、Ti元素偏聚于枝晶间,Co、Cr、Al元素几乎不发生偏析,Nb、Ti元素偏析较重。GH4151铸锭心部为粗大的等轴晶,主要析出相包括强化相γ′相、一次碳化物、η相、(γ+γ′)共晶相以及Laves相,其中枝晶间分布的η相、(γ+γ′)共晶相和Laves相为低温脆性相在凝固末期形成,扩大了合金的凝固区间,从而导致合金热裂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57.
零航速减摇鳍常规减摇和零航速减摇两种模式下生力机理不同而导致控制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从两种模式下生力机理出发,分析海浪干扰、船舶横摇、鳍的动作及鳍上产生的减摇力之间的相位关系,分别得出两种模式下反馈控制策略。通过与常规减摇鳍控制方法对比,不仅验证了所得常规减摇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而且也验证了相位匹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而零航速减摇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则通过仿真和水池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相位匹配得到的零航速减摇鳍的控制策略是有效且实用的,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提出了一种注射时间的优选方法,采用简化的注射流动模型预测不同注射时间下的注射压力和最低熔体温度,并基于上述预测参数,以较低的注射压力,较小的熔体温差,较短的注射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以确定最优的注射时间。最后,以一个数值算例来验证本文所提出优选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与HsCAE3D 7.0模拟结果对比,其优选的注射时间满足上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59.
薛辉  高锦国  赵朋  李楠  刘威  杨树峰 《中国冶金》2024,(1):27-35+89
为实现高返回比高温合金洁净化冶炼,研究不同返回料添加比例对高温合金冶炼过程夹杂物演变规律的影响,并结合热力学计算讨论夹杂物析出行为和生成机理。结果表明,返回料添加对高温合金夹杂物种类无明显影响,但对夹杂物数量和尺寸分布影响较大。随返回料比例从0%增加至60%,夹杂物数量密度由19.30个/mm2增加至30.74个/mm2,其中以氧化物为核心的碳氮化物复合夹杂由4.47个/mm2增加至10.11个/mm2,大尺寸(粒径大于5μm)夹杂物所占比例由8.7%增加到13.9%。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MgO·Al2O3夹杂物的理论形核半径随熔体中氧活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该夹杂物与TiN夹杂物的晶格错配度较低。添加返回料相比全新料会引入更多的杂质元素,导致MgO·Al2O3夹杂物形核率显著上升,并促进了TiN、Ti(C,N)夹杂物的非均匀形核。形核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返回料添加比例增大,体系中氮的浓度增大,TiN夹杂物更早析出,...  相似文献   
60.
便携式高精度注塑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的实时注塑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结构与实现方法。该系统基于USB型高速数据采集卡和笔记本电脑硬件平台,采用了多线程、多媒体计数器等技术将数据采样精度从以前的20ms提高到了1ms。同以往的采集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采集精度高、速度快、能大批量数据采集、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