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8篇
建筑科学   79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模糊混合控制结构体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建中  赵鸿铁  薛建阳  徐赵东 《工程力学》2003,20(4):152-155,182
根据模糊理论及抗震结构混合控制理论,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一套能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及消能减震相结合的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计算机程序。使用该程序对模型结构进行基于模糊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最后提出了PTMD及消能减震相结合的体系的实用设计方法,同时给出数值算例以证实该控制体系在降低结构地震反应方面的有效性。对推动结构控制理论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建立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位移延性评估的BP网络模型;并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较理想,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12个SRC受弯梁的试验,对SRC梁的刚度、裂缝宽度和受弯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SRC梁的变形性能较RC梁优越,这是因为SRC梁中型钢对混凝土的变形存在有效的约束作用,型钢屈服后,这种约束作用减弱,变形急剧增加。考虑了型钢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以试验分析为基础,建立了SRC梁的刚度公式以及建议了计算SRC梁裂缝宽度所取用的型钢、钢筋和混凝土应力分布以及钢筋和型钢与混凝土粘结应力分布的简化图形。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简单、实用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4.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通过8根以荷载偏心距e0/h,长细比l0/h为主要参数的SRC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分析了SRC柱正截面破坏的形态、特征,找出了其粘结滑移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并建立了合理的粘结滑移计算模型.本文可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进一步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了解其力学性能和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型钢混凝土梁剪切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17个型钢混凝土梁(SRC)的试验,对型钢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传力机理及剪切强度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构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异形柱截面特点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力特性,设计4根内含桁架式型钢骨架的不对称T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试件,进行轴心和偏心压力(包括双偏压)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以揭示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破坏过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似,横截面的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型钢和混凝土能够保持协同工作直至极限承载力破坏,试件破坏时型钢没有屈曲.初步掌握了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破坏的一般规律,得出了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承载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有明显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采用ANSYS程序对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实用技术和方法.结合型钢混凝土梁试验试件的数值模拟全过程,对采用ANSYS程序进行型钢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所涉及到的材料模型定义、几何模型建立、钢筋单元生成、约束条件、粘结滑移模拟、加载控制、计算参数设定以及后处理等问题均进行了全面介绍.重点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ANSYS数值模拟的建模技术和方法,并介绍了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ation39单元)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进行准确模拟的实用方法.文中型钢混凝土梁ANSYS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提出的型钢混凝土结构ANSYS数值模拟技术可行,可为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推出试验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6个型钢混凝土标准试件和4个对比试件的推出试验,观察了构件的开裂和破坏过程,得到了荷载-滑移关系特征曲线.分析了各加载阶段沿型钢埋置长度上应变和滑移的分布规律.在对比试验中,将型钢腹板和翼缘内侧与混凝土相隔离.结果表明,型钢翼缘外侧和内侧(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在极限荷载时相差不大,而在水平残余阶段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20个钢管混凝土柱试验表明,钢管混凝土柱比钢筋混凝土柱强度高、延性好。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为空间应力状态,应力分布与剪跨比有关,本文采用有限环层法对钢管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及试验规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0.
从工程实例和理论分析入手,对型钢混凝土托墙,托柱转换梁的受力特点、截面设计方法、整体计算软件及其相关参数的选取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一幢32层托墙转换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软件(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对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进行设计,分析了转换梁弯矩与跨高比关系、转换梁剪力与跨高比的关系。给出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