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1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针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为例,提出了"双园轮换、工学迭代"模式建设高职教师队伍理念;详细论述了在建设高职教师队伍时采取哪些具体方法和措施;最后总结了实施的结果和成效。实践证明该模式是高职教师队伍一种可行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2.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包括6条引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尾调室和2条尾水隧洞,布置于大渡河左岸花岗岩山体中.本文在简介洞室群布置、工程地质条件、监测设计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厂房、主变室和尾调室等三大洞室的变形量级与变形特征,评价了洞室群的稳定性.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质量整体较好,变形一般小...  相似文献   
43.
边坡弹性模量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建辉  丰定祥  葛修润 《水利学报》1998,29(1):0014-0018
本文建立了边坡弹性模量位移反分析模型,提出了实用反分析优化算法,并结合三峡船闸高边坡位移反分析实例,对上述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线路钢轨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桂线发生一起PD3钢轨横向断裂。经对钢轨断口的宏观分析,以及用光学显微镜进行金相分析、电子显微镜的断口微观分析和能谱微区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钢轨轨底下表面中部有一沿钢轨纵向长17mm、宽12mm、深约3mm的外伤凹坑缺陷,凹坑底部有一层厚度不均的、最厚约1.0mm的铜铁合金熔融层,再往里是厚度达1.0mm的马氏体组织层。凹坑缺陷及其凹坑底部的铜铁合金熔融层的产生,是由于钢轨进行接触焊时在电极板与钢轨底面之间接触不良所产生的电打火造成。裂纹就起源于铜铁合金熔融层,然后裂纹快速向轨腰和轨头方向扩展造成钢轨横向断梨.  相似文献   
45.
钢轨在线路焊接时,发现钢轨同轨底脚部位有一严重裂缝缺陷。经对缺陷的形貌特征及缺陷中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钢轨中的裂缝缺陷是因铸锭时保护渣卷入钢水中所造成。  相似文献   
46.
本文主要介绍了P_(D2)全长热处理钢轨的生产工艺、性能和使用效果。其生产工艺是将高碳低锰的P_(D2)热轧钢轨以1.2米/分的运行速度经工频整体预热,中频轨头加热后,以压缩空气喷向轨头进行欠速淬火。使轨头一定深度的淬火层内组织为细珠光体、硬度为HRC32.5~42、σ_b≥1200兆帕、δ_5≥10%、a_k值≥15焦/厘米~2。经热处理后表明,在相同使用条件下,比国内外普轨使用寿命提高1.5倍以上;与日本的全长淬火钢轨使用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47.
专栏评述2:青藏高原重大滑坡动力灾变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8.
总结了1994~2000年间,作者在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位移反分析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理论与工程应用、边坡岩体变形机制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等。认为位移反分析理论研究很重要,但足由十岩体变形的非连续性,工程应用上应该加强岩体的宏观变形行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就三峡工程的块状结构边坡而言,岩体的变形主要由松动区的变形构成,在变形分析中将松动区等效为一种弱化的线弹性材料,模拟其宏观变形行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9.
泸定县四湾村滑坡的地质成因与稳定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湾村古滑坡体位于在建的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下游约1 km处,其稳定性对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均存在较大影响。为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对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测试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与演变过程,建立地质结构模型。该滑坡为一由地震诱发形成的高速滑坡,ESR法测年揭示其形成年代为17.2±2 ka B.P.,即晚更新世晚期。滑坡曾堵塞大渡河,滑坡坝溃决后滑坡堆积体发生过3次次级滑移。残留的滑坡堆积体呈帚形,长约700 m,宽约800 m,最大厚度137.62 m,体积约5.0×107 m3。堆积体前缘延伸至大渡河河床,临河为40°的陡坎,中后缘整体平缓。物质成分为花岗岩和闪长岩块石,夹块碎石土,透水性良好。勘察期间没有发现滑坡存在有宏观变形迹象。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安全系数分别为1.49和1.42。滑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0.
龙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由陡倾角、软硬相间的层状砂岩和泥板岩构成,层间断层和错动非常发育.运用有限元法和离散单元法模拟了地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评价了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明洞室群围岩变形特征和破坏特征主要受断层和层间错动带控制;洞室上游侧墙的变形和破坏特征表现为围岩顺结构面的剪切滑移;洞室下游侧墙则以倾倒变形破坏为主;顶拱变形表现为下沉,底板变形表现为轻微回弹,两者的稳定性较好;有限元和离散元模拟的围岩变形和破坏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