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1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对钒在珠光体组织转变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钒在PD3钢中可起到细化珠光体,使渗碳体片变得不规则的作用,但钒对珠光体团大小影响较小。当PD3钢中钒含量增加到0.33%时,碳氮化钒将大量析出,并使珠光体片间距反常粗化,对韧性不利。  相似文献   
62.
地下厂房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作为一种非连续介质,岩体的变形行为与连续介质存在较大差异。以施工期变形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和施工资料,对地下厂房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受结构面控制作用明显,不论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还是在钻孔深度方向,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变形均可能出现分异现象;邻近洞室开挖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为复杂,距离越近影响越大的一般性规律不一定成立;围岩的变形主要由控制性结构面的"张开位移"构成,"张开位移"占全部变形的84%~92%。围岩的上述变形特征揭示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数值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加强离散类数值方法(DDA等)在岩体宏观变形模拟方面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63.
强烈松弛岩质边坡变形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金坪水电站进水口边坡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监测资料分析强烈松弛岩质边坡的变形特征,以及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的裂缝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方法分析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和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然边坡和工程边坡的裂缝均是强烈松弛岩体因开挖扰动进一步松弛的结果,但是自然边坡裂缝反映的是边坡岩体结构整体调整的结果,属于边坡整体变形与稳定问题,而工程边坡裂缝则是边坡局部块体沿加固薄弱部位外挤的结果,属于局部变形与稳定问题,即边坡尚处于变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潜在滑动面;原设计锚索和其他支护结构一起在边坡浅层形成厚度约50 m的锚固体,对边坡起到"挡墙"作用;增补锚索较深,对边坡的控制作用明显,施工完成后边坡趋于稳定,各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64.
袁俊  邓建辉  高洪  周渝  岳铮 《钢铁钒钛》2015,36(1):77-80
通过对核伤突出路段钢轨伤损特点和伤损原因的研究,以及在成昆线、陇海线的钢轨核伤突出路段进行U75V、U76CrRe热轧钢轨和U75V、PG4热处理钢轨的铺设使用试验,提出了核伤突出路段的钢轨合理选用建议。结果表明,热处理钢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核伤伤损性能,在钢轨核伤突出路段不宜使用热轧钢轨,而应该使用热处理钢轨。  相似文献   
65.
 施工期高堆石坝心墙内部出现过高的拱效应,容易使蓄水期大坝发生水力劈裂而引起集中渗漏,分析评价高心墙坝施工期拱效应特征,对后期蓄水进度以及后续的国内高心墙坝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以瀑布沟大坝施工期砾石土心墙应力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变形监测资料,从实际施工过程和现场填筑进度出发,分别分析时间和空间对砾石土心墙施工期拱效应特征,发现施工期拱效应是伴随填筑和固结的发展而逐渐表现出来的,随着填筑高程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拱效应越明显;心墙拱效应最强烈的部位在1/3坝高上下;除了心墙和砂壳两种介质接触面附近,心墙坝轴线处也表现出较强的拱效应。为降低心墙施工期拱效应,填筑过程中上下游坝壳应常洒水,并尽量保持心墙填筑高程略高于坝壳,河谷部位填筑高程略高于岸坡附近。  相似文献   
66.
 假设节理为Poisson圆盘,利用与测窗相交迹线的全迹长推导矩形和圆形测窗下的迹长原点矩估计公式,推导矩形测窗在涵盖无限测窗下的最大迹长时相关迹线个数的估计公式,并提出同心测窗法来估计测窗的合适尺寸。基于三维齐次Poisson点过程的数学特征,给出无限测窗下迹长分布的多项式近似形式和约束条件,并提出完整迹长分布推断方法。编制节理网络模拟程序,采用Monte Carlo方法与理论公式验证迹长原点矩估计公式的正确性及同心测窗法和完整迹长分布推断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遇到松动岩体稳定问题,松动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十分复杂,亟待进一步研究。以瀑布沟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监测资料和地质资料为基础,总结出用监测数据分析拉裂变形体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的方法,并与清江隔河岩茅坪滑坡、瀑布沟堆石坝上游坝坡的监测资料分析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 拉裂变形体以块体错动的方式变形,且地形控制其优势错动方向;(2) 拉裂变形体的变形模式是局部渐进式错动,目前不同部位的岩体错动方向、错动时间等均存在较大差异,空间上未形成整体、时间上未形成统一的错动;(3) 根据竖直测斜孔监测分析结果反映的特征,将错动带分为两大类(I和II),且将第I类进一步分为两小类(I1和I2);(4) 利用锚索进行深部治理时应重视辨别错动带的类型,重点控制第I类错动带,同时还应重视随机锚杆的浅部治理;(5) 拉裂变形体的变形对降雨和蓄水不敏感。  相似文献   
68.
基于微震监测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微震监测系统引入水电厂房,在塌空区域建立精度较高的ISS微震系统,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控制。对获得的大量微震监测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不同方法对塌空区和整个地下厂房进行稳定性分析。从微震事件的时空和能级分布规律对塌空区进行稳定性判断;采用能量指数法、能量指数与累积视体积法、施密特数与累积视体积法对地下厂房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针对已有监测数据对厂房进行微震震级预测,建立基于微震监测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安全评价方法。监测结果表明,厂房下部区域出现的微震较为活跃,但微震事件震级较小,离厂房距离也较远;塌空区进行喷锚加固后,微震事件较少,震级也小,因此地下厂房和塌空区整体是安全的,其安全性评价方法能对水电工程地下厂房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长河坝水电站右坝肩边坡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属于高陡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先后出现16条贯通性裂缝,对边坡稳定与后续施工安全均存在影响。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与监测成果,确定坡体的主要变形区域和主滑方向,分析坡体变形与裂缝形成的主要成因,以及边坡的潜在失稳模式,提出进一步开挖与支护建议。开挖使J1组结构面临空,导致边坡下部岩体沿J1组结构面产生剪切滑移变形,上部岩体沿J4组结构面产生拉裂,坡顶板裂状岩体倾倒变形;F0断层及其下盘岩体压缩变形,上盘岩体下沉加剧这种变形破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前缘滑移–中部拉裂–后缘倾倒型破坏。采取强化加固措施后,裂缝变形得到控制,边坡基本达到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70.
杨公风水与村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坑古村为例,从古村的选址、总体布局、村庄交通、建筑布局与特色、给排水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有关杨公风水理论和村镇规划的关系,以期将杨公风水理论运用到村镇规划建设中,延续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