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建水古城为例,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近年来在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简述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建水古城的保护与更新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以此获得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自然通风体系,这其中蕴含的朴素生态观是传统营建技术对自然的回应。文章重点研究湿热地区的传统民居中使用的加强通风、被动去热、被动预冷3种自然通风策略,以期对当下生态建筑理论及地域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3.
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趋同,已对长期演进形成的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并因此带来其城市建筑形态与风格的相应改变.以近10年来的重庆山地建筑创作为例,总结了建筑创作地域性的三个主要途径及与之对应的现代山地建筑地域性创作的几种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初,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工业化,高效的乌托邦世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其城市思想也逐渐席卷全球。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轰然倒塌”,新城市主义开始涌现,森内特所提出的开放城市理论让人们重新审视了居民与社区的内在价值。该文基于时代背景的发展研究,归纳了两者的核心理念和思想侧重点,对比分析了两者城市理论的关联与异同,总结和提出了其思想在现代城市语境下的意义和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新的历史任务,而村镇空间的营造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风貌整治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了村镇空间营造的客观历史、社会条件和内涵,归纳了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着重考虑村镇总体构架、功能定位及乡土气息、自然景观资源利用、当地传统文化提炼和处理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56.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诞生以来,地域建筑教学始终是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阶段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不同,地域建筑教学从单纯的形态模仿走向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这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在对中国地域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下,首先分析了当前地域建筑教学在理论课程、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当前建筑教育应从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理论体系、丰富地域建筑创作设计课程、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培训等方面来提高地域建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立足现实、求真创新,对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实施和完善了有鲜明特色的"体验式开放性建筑设计课教学法",稳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而突出的教学成果,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评估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8.
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文化意义作了论述,同时提出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设计策略及重庆“剖面城市”的构想,以期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9.
杨威  邓蜀阳 《新建筑》2024,(2):84-89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将“未来”“海洋”与“城市”三者紧密结合进行研究设计,为未来城市向海洋拓展提供灵感与导向是未雨绸缪之举。2023“未来海上城市”研究生国际联合工作坊以广州南沙龙穴岛海域设计构想为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重庆大学设计小组方案融入海洋科创、海上人居、海上田园、海洋能源、海洋交通、海洋生态等要素,聚合科学与技术手段,从不同视角梳理总结未来海上城市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的可能性,是对未来海上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远景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