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立面改造,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以四川达州宣汉石岭大道为例,从另外的一个视角——整体协调性,探析在改造的过程中如何使街道整体与建筑个体、建筑个体与个体之间达到多样性统一,同时建立整体协调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62.
概念性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主干专业课,是在初步建筑设计层面上的空间创造,是一年级的总结性课题。本文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关于该课题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该课题发展演变的历程、对设计中关键环节和过程的提炼与还原,探讨了生成设计概念与演绎建筑形态的操作方法以及阶段步骤,揭示出对“形”与“意”关系的思辩处理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内容,最终的设计结果即是两者的统一体。从而为今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城市“边角空间“的调研,从行为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其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提出我们应当关爱平常百姓的生活,挖掘城市里这样微小的点空间的利用,并且在其中融入城市的文化特色,塑造人性化、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4.
现代生活使人们渴望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而现代住居方式却无形中在人与自然之间蒙上了一道面纱。如何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包括室内、室外) 中的绿色率问题,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目标和宗旨。一、城市发展呼唤生态园林 (一)、矛盾的出现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人工环境转变,城市的发展,使得无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65.
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景观双重属性的关注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三峡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系发达,是数次移民和沟通川渝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走廊,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尝试在库区新农村建设中运用景观与生态设计思想,综合考虑村落的聚落形态、山水格局、生态资本的节约与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与进步等多层面的问题,为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库区人居环境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6.
2010世博会背景下城市滨水工业遗址的更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中赖水为生的传统工业基地走向衰落,城市滨水区大量的产业建筑被废弃、闲置,环境逐渐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以"2008七校联合毕业设计"重庆大学规划方案为例,在对上海江南造船厂区域转化为世博会工业博物馆群的改造再利用方案中,分析了具体的改造方式和改造后的效果,试图在延续城市文脉、原有景观利用、原有产业用房更新及滨水生态恢复等方面探寻一条城市滨水工业遗址更新之路.  相似文献   
67.
对于地下空间的消极认知已经严重影响到空间利用与活动展开。以重庆市商圈地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视角出发,分析地下空间认知过程发生的规律与机制,探析导致商圈地下公共空间出现消极认知的现实问题、原因,归纳出“从意象到意愿”的认知环境优化原则、策略、方法。旨在为城市商圈地下空间环境更新提供系统性思路与方法,促进城市商圈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8.
杨威  邓蜀阳 《新建筑》2024,(2):84-89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模式,将“未来”“海洋”与“城市”三者紧密结合进行研究设计,为未来城市向海洋拓展提供灵感与导向是未雨绸缪之举。2023“未来海上城市”研究生国际联合工作坊以广州南沙龙穴岛海域设计构想为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重庆大学设计小组方案融入海洋科创、海上人居、海上田园、海洋能源、海洋交通、海洋生态等要素,聚合科学与技术手段,从不同视角梳理总结未来海上城市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的可能性,是对未来海上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远景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立足现实、求真创新,对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实施和完善了有鲜明特色的"体验式开放性建筑设计课教学法",稳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而突出的教学成果,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评估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70.
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文化意义作了论述,同时提出城市空间地域文化特质的设计策略及重庆“剖面城市”的构想,以期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