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94篇
矿业工程   9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易燃易爆物品车辆通过长大隧道的防火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危险品车辆起火而引发隧道火灾的频率较高,文章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和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为背景,在对国内外现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载有易燃易爆物品车辆通过长大隧道的三种方案(即允许通过,限制通过和禁止通过)以及对应的防救灾措施,可供类似的长大隧道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2.
以工25为例,介绍了在工字钢设计过程中孔型系统的选择、坯料选择、孔型设计的方法,介绍了25号工字钢孔型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发展能有效模拟岩体节理拉压破坏动态扩展过程的无网格模拟方法,构造岩体节理张开和闭合接触摩擦行为的无网格法近似函数,采用水平集坐标描述和捕捉节理在扩展过程中的几何信息。当节理张开时,引入断裂线,并采用衍射准则引入位移跳跃项。当节理闭合时,提出类似于Goodman接触摩擦单元的无网格近似函数构造方法,考虑节理面上、下两侧的相对滑动和法向接触。与Goodman单元或以往的无网格模拟不同,本文的接触方法基于材料点而非结点,并与水平集坐标更新算法结合,在处理节理模型生成和动态扩展后的模型更新上更灵活、简便,且具有通用性。通过测试拉剪、压剪破坏单节理和雁行节理的静态和动态破坏扩展过程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火灾后盾构隧道管片的破坏模式,借助火灾试验手段,对钢筋混凝土(RC)及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两种类型的管片在不同工况下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受正弯矩单向加载的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均大于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在该工况下,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破坏模式则为弯曲剪切破坏。而在受负弯矩双向加载的工况下,钢筋混凝土管片为剪切破坏模式,而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为受弯破坏模式。由于破坏模式的差别,导致混杂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变形发挥要优于钢筋混凝土管片。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对盾构隧道管片的抗火设计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5.
针对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破坏问题,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有、无锚杆支护情况下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地表变形以及岩体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如下所述:①隧道开挖使得上覆岩层荷载向隧洞左、右两侧转移,拱腰以下岩体往往率先剪切破坏,锁脚锚杆可有效制止岩体初始剪切破坏;②围岩破坏自洞周逐渐向岩体深部发展,沿与水平面夹角为45°+φ/2的方向产生两个滑动面,并在洞顶形成一自然平衡拱,锚杆支护可有效减小岩体塌落范围;③锚杆的存在大大改善了围岩的应力状态,不仅提高了拱腰岩体剪切起裂荷载值,而且还使得拱顶岩体在破坏前可承担更大的上覆荷载;④塌落区内的岩体切向应力呈"跌落式"下降,此特征可用于判断岩体塌落范围及为隧道塌方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海拔为4100m的高海拔隧道进行全尺寸火灾试验,揭示高海拔隧道火灾烟气下沉及温度场变化特征。试验采用三种不同尺寸火源(0.8m2、1.0m2、2.0m2),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特征、火区最高温度、隧道拱顶纵向温度分布进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火灾试验初期及燃烧稳定阶段,火源附近隧道上层烟气与下层冷空气分界明显,火灾后期烟气下沉严重;较小风速有利于高海拔隧道小规模火灾烟气逆流层纵向和垂向蔓延的控制。隧道火灾温度场研究表明:隧道火灾温升速率随火源热释放率增大而增加;火源附近20m范围内温度衰减速率较快,远火源区域隧道拱顶纵向温度衰减较慢,趋于平缓;通过对火源上方拱顶烟气温度分析,发现隧道火灾探测采用差温报警模式较定温报警模式更加有效,并得出10℃/min的温升速率可基本满足高海拔隧道小规模火灾的初期报警;隧道拱顶纵向温度分布规律导致火源远场烟气下沉严重而近火源区域烟气层化较好的特征。高海拔隧道火灾温度分布特性试验研究,可为高海拔隧道火灾动力特性研究提供依据,为高海拔隧道人员疏散逃生提供指导及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不同火灾升温曲线下隧道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升温曲线确定隧道火灾场景的描述方法,可以用隧道标准火灾曲线或基准曲线对火灾情况进行描述。确定火灾情况下隧道温度计算方法,结合衬砌材料在高温时的热工参数,根据有限单元法计算了隧道衬砌在5种标准火灾曲线和三种不同最高温度的基准曲线下的温度分布,给出了火灾高温下衬砌结构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总结出影响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火灾的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并给出了典型HC曲线下隧道衬砌内部的温度场拟合公式,为后续的衬砌结构热力耦合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基于Kriging方法的煤层厚度估计及三维煤层建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确定性的钻孔数据,研究了煤层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异特性;基于知识推理型的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利用条带算法构建煤层底板在空间上的不规则三角网格(TIN);通过克里金插值技术可以获取TIN中各点的厚度信息,该厚度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对煤层底板TIN在厚度方向上依次映射一个相应的厚度,取得煤层顶板的TIN模型.在顶板TIN和底板TIN之间建立三角单元的拓扑对应关系,最终生成煤层的三维实体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9.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衬砌系统的两种受力设计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合华  桥本正 《工程力学》1996,(A03):395-399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梁一弹簧连续模型与梁-接头不连续模型,比较了这两种结构模型的平板管片接头加载条件下的理论解,以及圆形衬砌管片接头构造在一定外力作用下的接头剪力和转动角位移,并采用梁-接头不连续模型模拟了接头的非线性转动效应,结果表明,由这两种模型计算得到了接头部位的内力和变形具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为模拟管片环在纵向上的错缝拼装方式的整个系统的受力加强作用还引入了纵向剪切接头无  相似文献   
60.
在很多情况下,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在软弱地基上,因此地基改良是我们自然要考虑的处理措施之一。介绍在日本地基处理方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几种地基深层混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