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6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68篇 |
化学工业 | 105篇 |
金属工艺 | 26篇 |
机械仪表 | 46篇 |
建筑科学 | 72篇 |
矿业工程 | 30篇 |
能源动力 | 8篇 |
轻工业 | 129篇 |
水利工程 | 28篇 |
石油天然气 | 6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1篇 |
冶金工业 | 29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35.
以单层分散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氯化钙在大球硅胶上的单层分散、氨吸附及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焙烧分散法,氯化钙/大球硅胶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00℃;对于微波分散法,适宜的微波辐射时间是20 min。焙烧样品的单层分散阈值为0.2~0.3 g/g,微波样品的单层分散阈值为0.3~0.4 g/g。将吸附量较大的样品进行比较,在35℃下,担载量为0.4 g/g的焙烧样品氨吸附量为0.35 g/g;担载量0.5 g/g的微波样品氨吸附量为0.41 g/g。微波样品的氨吸附量大于焙烧样品。吸附-脱附循环实验表明,2种分散法所得复合吸附剂同样具有较好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系统研究了丙烯腈共聚制品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整对丙烯腈单体残留量的影响。分别对原料预热温度、机筒温度、注射压力进行了优化和选择。结果表明:对于ABS和AS原料,都选择80℃的预热温度,并分别选择(260、260、250、230)℃、(230、230、220、200)℃的机筒温度组合以及低压、高压的注射压力为最优工艺参数,丙烯腈共聚制品中的丙烯腈单体残留量与对应的生产原料相比,分别下降了5.31%~15.1%,而在其他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丙烯腈共聚制品,其丙烯腈单体残留量下降不明显,甚至大部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8.
39.
分析了生产C9石油树脂的几种聚合方法,对其生产工艺路线及产品性能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自由基法和阳离子法两步合成工艺。生产表明:采用该工艺所生产的石油树脂质量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