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8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针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给水净化系统,以南方亚热带地区Ⅱ、Ⅲ类地面水为研究对象,根据CODMn、UV254、消毒副产物和溶解氧的变化,论述了臭氧对生物活性炭的氧化作用、消毒作用及充氧作用;同时从优化运行的角度.提出在丰水期可停止后臭氧接触塔运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2.
屋面冷却塔循环水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屋面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特征和运行独立性工艺要求,讨论了系统布置方案.通过分析系统集水容积和控制水位与运行工况的对应关系以及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对系统布置及设计计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04.
气水比对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江水源水为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high-rate UBAF)预处理中试试验对象,研究采用单孔膜曝气滤头曝气系统时,滤池于不同气水比工况下对珠江水源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水温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处理水量为64m3·h-1,滤速为16m·h-1,时,随着气水体积比从0.1增加至0.7,DO浓度呈对数上升;当气水体积比大于0.5时,预处理出水NH4+-N质量浓度基本上小于0.5 mg·L-1,N02-N小于0.110 mg·L-1.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与常规工艺处理西江微污染原水,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对氨氮.CODMN的平均去除率达57.6%.47.1%比常规工艺提高了34.7,17.1个百分点.生物预处理强化了混凝效果,能节省约20%的絮凝剂.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的工程投资约100-130元·m3,运行费用0.03-0.05元·m-3.  相似文献   
106.
对比了常规臭氧活性炭、中置臭氧活性炭、曝气活性炭滤池3种不同的工艺对北江顺德水道II~III类水质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活性炭滤池采用0.2的气水体积比对CODMn的去除效果比常规、中置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要好,去除率达45.95%;中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UV254、TOC的去除效果最好,0.5 mg.L-1时去除率分别达66.36%、38.99%;曝气活性炭滤池对于高含量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中置臭氧活性炭滤池,0.4的气水体积比时氨氮去除率达99.43%,出水达到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中置生物活性炭滤池,装填双层填料,对进水浊度约1 NTU左右的沉淀池出水进行去除浊度和有机物中试。结果表明,装填厚3 m粒径准3 mm柱状炭、垫层分别采用厚0.7 m粒径准3~5 mm与厚1.2 m粒径准6~8 mm轻质陶粒,于12 m.h-1滤速、气水体积比为0.2:1的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水压损失分别为3.41 kPa和2.81 kPa,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5%和46.3%;后者在16 m.h-1滤速,气水体积比0.2:1的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水压损失为4.08kPa,CODMn平均去除率为41.4%。  相似文献   
108.
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微生物在给水常规处理工艺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原水经两级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后,出水中携带有硝化细菌、异养细菌等微生物,在无预加氯情况下.产生生化延伸效应,在后续常规处理工艺中继续发挥生物净水效果.就后续常规处理工艺对NH3-N、CODMn 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期间,生物预处理出水NH3-N平均质量浓度为0.508 mg/L,沉淀池、砂滤池出水NH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64、0.060 mg/L,其对预处理出水的NH3-N去除率分别为61.5%、84.4%.  相似文献   
109.
石油类污染水源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源水突发性石油类污染,进行了应急处理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自来水厂常规工艺的优化,对比了活性炭吸附与BAF生物预处理对石油类超标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只能保证石油类超标3倍及以下的原水达标供应;试验条件下BAF生物预处理对石油类的去除效果不佳.出水中石油类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117mg/L;而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原水石油类超标4~10倍的情况下,去除率达到80%~90%,最终出水石油类的质量浓度达到0.05ms/L以下.此外,活性炭吸附工艺还具有可行性强、费用低等优点,是满足石油类污染应急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悬浮填料流化池工艺对枯水期珠江原水进行生物预处理试验,对比分析了该工艺在不同工况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指出了工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枯水期间珠江原水氨氮(NH3-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情况下,可以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气水比等措施来保证流化池工艺出水达到出水NH3-N≤1.0mg·L^-1的工艺控制目标。在HRT=2.3h,气水比3.2:1,填充率为52%的工况下,原水NH3-N平均值为6.42mg·L^-1,流化池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82mg·L^-1,平均去除率达到87.1%,能够实现工艺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