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建筑科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构建系统科学的整治评价体系是保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绩效的基础。本文从特色风貌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绩效,引入城市意象理论,结合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10个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口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区域风貌方面改善绩效显著,但边界的构造维护方面相对较弱。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提出小城镇环境整治优化策略:小城镇特色风貌构建应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32.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时,非点源污染就成为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杭州市地形图和谷歌地图为基础,借助AutoCAD和湘源控规5.0软件,绘制出杭州市7个典型控规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SPSS软件分析了单元内部土地利用格局指标对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表明:非交通性道路公交车站点密度和非交通性道路网密度的提高,对于改善道路径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机动化出行并起到改善道路径流水质的作用。最后,对于减少城市非点源污染,提出防治城市道路非点源污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3.
以杭州市11个排水分区为研究单元,借鉴防治大气污染科学中的"源"、"汇"概念,建立土地利用的"源汇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耦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结论为,杭州市河道水质总体呈现"南好北差"的区域格局特征,其中氨氮(NH3-N)、总磷(TP)与氧化还原电位(ORP)是主要影响指标;商业用地、道路广场、耕地与碎片化的汇类用地结构是河道污染物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通过提高汇类用地的连接度、结合度与均匀度能起到有效的减缓作用;一个排水分区中满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源类用地控制占比应小于一定的阈值(本案杭州为33.3%);当景观破碎度高于n(本案杭州n值为0.85)时,汇类用地净化径流污染物的能力近乎丧失。这些结论为城市承载力研究和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理想的城市星状布局概念形态,并从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层面提出了土地利用与治水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4.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首次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城市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三年后,这一重要理念被纳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规划学界一直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本刊主编吴志强院士在第19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将“人民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年度十大关键词(2022—2023)之一,引领规划学界对这一方向的持续思考。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13位专家进行“人民城市设计:创新实践与思考”学术笔谈,专家们以具体的15个“人民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问题刻画、内涵辨析、实施路径、政策机制四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他们的观点呈现如下:(1)问题刻画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本质区别为:传统城市规划服务于王权、皇权,现代城市规划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民。现阶段,中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现代城市规划服务的人民主体较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发生了变化,人民不再是刚脱贫的人民,...  相似文献   
35.
一、桐乡城市化和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低 2003年,浙江桐乡市城镇化水平为40%,低于50%的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差距拉大趋势。目前桐乡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其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明显不相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桐乡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是一条以小城镇为城镇化主要载体、以小规模和分散化的乡镇与个私经济为工业化主要模式的发展道路; 中心城市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极为有限,2002年城区人口14.1万(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农业人口5.8万),城市现状用地12.8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明显小于省内兄…  相似文献   
36.
浙江沿海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以温岭市为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温岭市为实例 ,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指出中心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农村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并对中心村规划的意象、理念与选址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7.
王琳  陈前虎 《规划师》2006,22(9):79-81
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柱.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城镇建设存在着用地结构失衡、用地增长无序等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为此,牌头镇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代内与代际公平发展的两条轴线,它们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8.
文章通过对城镇融合发展的背景分析,揭示了融合的实质与内涵,结合浙江省诸暨市湄池和店口两镇融合发展实例,从结构形态、职能组合、空间联系、生态环境及调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城镇融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9.
大都市成长区城镇的发展具有复杂与动态的双重特征。在总结国内外对于都市区空间演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理论层面对大都市成长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划分,并以杭州余杭区为例对其所处的大都市化背景和自身发展特征进行解析,对成长区城镇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研究,并对成长区内的城镇发展提出多样化的组群模式。  相似文献   
40.
采取"五普"、"六普"人口数据,对近10年来杭州城市人口空间变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近郊区通勤人口的交通出行调查,界定杭州都市区空间范围及其未来生长空间。研究发现,上轮总体规划确定的"一主三副六组团"格局,已成为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同时,提出"一主六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形成新时期杭州大都市多中心的空间形态,构建不同空间尺度的多中心体系,以引导城镇化人口合理集聚和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并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