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经超高压处理后测量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持水性、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结果超高压处理增大了肌原纤维蛋白的持水性、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当压力350 MPa,保压时间为10 min处理时持水性最高(3.17g/g pro),溴酚蓝结合量最高(21.033μg),乳化性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EAI)最高(46.42 m~2/g),均高于未处理组。经超高压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DSC的热焓值和变性温度发生改变。在300 MPa下改变保压时间时,在10 min保压时间内随着保压时间的增长,肌原纤维蛋白的持水性、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逐步增加,而乳化稳定性则降低;DSC测定中加热使氢键断裂,蛋白质有序结构发生变化、随着保压时间进一步增长,肌原纤维蛋白的持水性、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开始降低。结论超高压处理对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陈娇领 《河北化工》2012,35(2):75-77
运用危险度评价法对环丙胺生产过程危险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以确保环丙胺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23.
菊粉作为新资源食品和食品原料,近年来以菊粉为目标,开展微生物源菊粉酶生产高果糖浆、低聚果糖和酒精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源菊粉酶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产酶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产酶条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应用等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GIS局放超高频信号分形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得到多个固有模态,通过计算固有模态的关联维数作为特征量进行模糊聚类识别。文中设计了4种典型局放模型获取局放超高频信号样本进行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识别正确率最低达到98%。  相似文献   
25.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侧各种故障状态下的故障电流均会对主变压器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构成威胁,甚至造成破坏。当保护配置或定值失当时。这种影响将更加严重。针对某变电站变压器绕组变形损坏事故,结合该变压器近几年预防性试验数据、仿真校验结果、损坏情况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其损坏原因,发现是因多次出口短路造成主变压器动稳定破坏进而致使绕组变形,由此提出加强运行维护、开展短路后的检查试验及全面配置相关保护等防范措施。对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在水磨糯米粉生产过程中,基于单因素试验,通过SAS 9.0分析软件,建立酶解糯米蛋白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得到最适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4 000 U/g,料液比为1∶9,温度为40℃,时间为4.5h,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8.75%.该条件下所得的糯米粉质构特性与传统水磨糯米粉相比没有变化,收集水中蛋白质含量提高80倍,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50.36%,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季铵盐的抗菌性能、抗菌特点与抗菌机理,综述了不同类型季铵盐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季铵盐抗菌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不同用量(1%、5%、10%)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浸渍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测定了改性后pADM的接触角、吸湿率、溶胀率、毛细管吸水率以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通过DTAC处理后的pADM,接触角随DTAC用量的增大而减小,吸湿率、溶胀率与毛细管吸水率随DTAC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随着DTAC用量的增大,抑菌圈直径也增大,抑菌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29.
金属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和高耐磨性,提高金属陶瓷材料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l2O3+Ti(C,N)和Al2O3+WC两种金属陶瓷材料。通过单边切口梁(SENB)法和三点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探讨了热压温度对两种金属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物相组成和断口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2O3+Ti(C,N)金属陶瓷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力学性能升高。而Al2O3+WC金属陶瓷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力学性能下降,在1400℃、10MPa烧结保温15min下力学性能较好。Al2O3+WC金属陶瓷900℃热压缩断裂强度比1000℃热压缩断裂强度高。  相似文献   
30.
新型航天器用镍基高温合金部件呈现出复杂化、薄壁化、复合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的铸造或锻造加工技术无法胜任。基于逐层堆积的激光增材制造(LAM)技术是实现这类复杂部件制备的理想解决方案,能够进一步赋予高温合金更高的价值,极大地推动航天装备的发展。首先介绍了航天领域常用的镍基高温合金种类,然后以研究最多的IN 718和IN 625合金为例,总结了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工艺优化方法,表明增材制造综合加工图和实验设计方法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特点,讨论了增材制造后续热处理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表明增材制造技术极快速冷却的特点引起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内部存在普遍的局部微观偏析现象,导致常规热处理工艺不再是最优工艺;并通过5个典型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航天构件案例展示了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展望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