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22篇 |
金属工艺 | 34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1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7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陶瓷热压铸成型的超临界CO2流体脱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陶瓷热压铸成型坯体中萃取有机粘合剂。对陶瓷热压铸成型中所使用的有机载体组分进行研究,对陶瓷热压铸成型超临界CO2流体脱蜡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陶瓷坯体厚度、萃取压力,温度及时间对萃取率和陶瓷坯体脱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60%(质量分数,下同)非极性分子石蜡(熔点57℃)和40%极性分子蜂蜡(熔点58℃)组成的混合蜡作为热压铸浆料的有机载体,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5℃的超临界CO2流体中脱脂可获得无缺陷的陶瓷热压铸成型生坯,脱蜡时间从34h减少到3h。由超临界CO2流体脱蜡后烧成的陶瓷试件具有小的变形及高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65.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于室温下在氮化硅陶瓷刀具上成功沉积了高硬耐磨的氮化钛涂层。薄膜厚度用光学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定,薄膜元素和相组成与分布分别用俄歇电子能谱仪、X光电子能谱以及X光衍射仪测定,薄膜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粗糙度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薄膜力学性能由纳米压痕实验和纳米划痕实验确定,薄膜的磨损性能用上业条件下的切削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好,纳米划痕实验临界载荷达80mN以上;氮化钛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28GPa和350GPa以上。涂层刀具用于HB达2200MPa—2300MPa的HT250钢切削实验表明,刀具耐磨损能力增强,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
68.
69.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溶剂和热处理3种方法对ZrO2陶瓷注射成型坯体进行脱脂,并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脱脂方法对陶瓷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超临界流体脱脂克服了热脱脂的开裂、变形等各种缺陷,使烧结件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平均抗弯强度σ为1074MPa,Weibull模数m达到18.93,高于利用溶剂脱脂的烧结件(σ=1038.4MPa,m=13.28)和热脱脂烧结件(σ=983.5MPa,m=7.59)。此外,超临界CO2流体脱脂、溶剂脱脂可使陶瓷注射成型脱脂时间大大减少,脱脂过程约缩短到热脱脂的1/20。 相似文献
70.
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的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以SiC微粉为增强相,制备了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对试样进行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研究的结果显示该耐磨涂料的具有好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其抗冲蚀磨损能力与90Al2O3陶瓷相近;结合试样冲蚀磨损后表面的显微结构(SEM)分析研究说明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冲蚀磨损机理以显微切削为主;SiC微细颗粒能够改变裂纹扩展方向,消耗裂纹扩展能量,对耐磨涂料抗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能力将起到重要的颗粒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