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能,将不同量的碳球加到二氧化钛糊中,经550℃高温退火30min到50min后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阳极,该二氧化钛薄膜阳极经XRD、BET、HR-TEM、XPS表征,并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结果证明被1.0%碳球修饰的薄膜阳极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吸收了较多的染料并获得4.17%的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62.
Ti-B4C反应机理和扩散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差热分析和XRD分析确定了Ti与B4C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和1600℃保温0.5h后的物相组成,通过Ti-B4C扩散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构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扩散路径是:Ti/TiC/TiB/B4C,在扩散偶中Ti与B4C作为反应相始终存在,生成物中TiB2,TiB和TiC三相同时存在,而对于粉料烧结后只有TiB2和TiC两相。  相似文献   
63.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而成为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的不同制备加工方式及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粉体的均匀混合是制备过程的关键因素,残余应力及裂纹偏转导致的穿晶断裂以及裂纹尖端SiC颗粒的桥联作用是复相陶瓷强度和韧性增加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4.
陶瓷热压铸成型的超临界CO2流体脱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陶瓷热压铸成型坯体中萃取有机粘合剂。对陶瓷热压铸成型中所使用的有机载体组分进行研究,对陶瓷热压铸成型超临界CO2流体脱蜡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陶瓷坯体厚度、萃取压力,温度及时间对萃取率和陶瓷坯体脱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60%(质量分数,下同)非极性分子石蜡(熔点57℃)和40%极性分子蜂蜡(熔点58℃)组成的混合蜡作为热压铸浆料的有机载体,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5℃的超临界CO2流体中脱脂可获得无缺陷的陶瓷热压铸成型生坯,脱蜡时间从34h减少到3h。由超临界CO2流体脱蜡后烧成的陶瓷试件具有小的变形及高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65.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于室温下在氮化硅陶瓷刀具上成功沉积了高硬耐磨的氮化钛涂层。薄膜厚度用光学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定,薄膜元素和相组成与分布分别用俄歇电子能谱仪、X光电子能谱以及X光衍射仪测定,薄膜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粗糙度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薄膜力学性能由纳米压痕实验和纳米划痕实验确定,薄膜的磨损性能用上业条件下的切削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好,纳米划痕实验临界载荷达80mN以上;氮化钛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28GPa和350GPa以上。涂层刀具用于HB达2200MPa—2300MPa的HT250钢切削实验表明,刀具耐磨损能力增强,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溶剂和热处理3种方法对ZrO2陶瓷注射成型坯体进行脱脂,并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脱脂方法对陶瓷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超临界流体脱脂克服了热脱脂的开裂、变形等各种缺陷,使烧结件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平均抗弯强度σ为1074MPa,Weibull模数m达到18.93,高于利用溶剂脱脂的烧结件(σ=1038.4MPa,m=13.28)和热脱脂烧结件(σ=983.5MPa,m=7.59)。此外,超临界CO2流体脱脂、溶剂脱脂可使陶瓷注射成型脱脂时间大大减少,脱脂过程约缩短到热脱脂的1/20。  相似文献   
70.
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的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以SiC微粉为增强相,制备了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对试样进行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研究的结果显示该耐磨涂料的具有好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其抗冲蚀磨损能力与90Al2O3陶瓷相近;结合试样冲蚀磨损后表面的显微结构(SEM)分析研究说明SiC-改性环氧树脂耐磨涂料冲蚀磨损机理以显微切削为主;SiC微细颗粒能够改变裂纹扩展方向,消耗裂纹扩展能量,对耐磨涂料抗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能力将起到重要的颗粒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